ji的成語 (2428個)
-
1601
潛形譎跡
- 成語拼音:
- qián xíng jué jì
- 成語解釋:
- 見“潛形匿跡”。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巫山高》詩:“潛形譎跡托夢寐,變幻涕淚成瓊瑰。”
-
1602
窮兇極虐
- 成語拼音:
- qióng xiōng jí nüè
- 成語解釋:
- 窮:極;虐:殘暴。形容極端殘暴兇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宋文帝《誅徐羨之等詔》:“窮兇極虐,荼酷備加。”
-
1603
窮兇極逆
- 成語拼音:
- qióng xiōng jí nì
- 成語解釋:
- 逆:違背。做事兇殘不合禮法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兇極逆,主后戮殺,皇子鴆害。”
-
1604
泣血稽顙
- 成語拼音:
- qì xuè jī sǎng
- 成語解釋:
- 稽顙:古代一種跪拜禮儀,屈膝下跪,以額觸地。指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來致哀的賓客哭拜并致以謝忱。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雖然訃聞上說過‘寢苫枕塊’,‘泣血稽顙’的話,但是他們整天躲在靈幃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來答禮。”
-
1605
窮形極相
- 成語拼音:
- qióng xíng jí xiàng
- 成語解釋:
- 窮:盡,極;相:象。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指丑態畢露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1回:“破資財窮形極相,感知己瀝膽披肝。”
-
1606
窮形極狀
- 成語拼音:
- qióng xíng jí zhuàng
- 成語解釋:
- 窮:盡,極。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指丑態畢露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2回:“若是將這些牙酸肉麻的情況,寫的窮形極狀,未免蹈小說家的窠臼。”
-
1607
潛形匿跡
- 成語拼音:
- qián xíng nì jì
- 成語解釋:
- 隱蔽形跡,不露真相。
- 成語出處:
- 宋·王讜《唐語林·豪爽》:“狡吏奸豪,潛形匿跡。”
-
1608
秦越肥瘠
- 成語拼音:
- qín yuè féi jí
- 成語解釋:
- 秦越兩地相去遙遠。比喻疏遠隔膜,各不相關。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1609
窮幽極微
- 成語拼音:
- qióng yōu jí w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深入探求玄奧的學問。亦作“窮纖入微”。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02卷:“窮幽極微,至纖無際。”
-
1610
奇冤極枉
- 成語拼音:
- qí yuān jí wǎng
- 成語解釋:
- 奇:罕見的。罕見的冤屈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極枉了。’”
-
1611
權宜之計
- 成語拼音:
- quán yí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權:姑且、暫且。宜:適宜。計:計謀、辦法。指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采取的辦法。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王允傳》:“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
1612
強者反己
- 成語拼音:
- qiáng zhě fǎn jǐ
- 成語解釋:
- 強者:有權勢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權有勢的人自我反省
- 成語出處:
- 《雪濤諧史》:“鄉紳此語,足令強者反己,殊為可傳。”
-
1613
輕重緩急
- 成語拼音:
- qīng zhòng huǎn jí
- 成語解釋: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國蓄》:“歲有兇穰,故谷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
-
1614
輕重疾徐
- 成語拼音:
- qīng zhòng jí xú
- 成語解釋:
- 疾徐:快慢。指彈奏器樂的方法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9回:“還要知道輕重疾徐、卷舒自若、體態尊重方好。”
-
1615
潛蹤躡跡
- 成語拼音:
- qián zōng niè jì
- 成語解釋:
- 謂藏匿行蹤。
- 成語出處:
- 明·徐元《八義記·鋤麑觸槐》:“聽得譙樓鼓二更,是我潛蹤躡跡,欲刺權臣。”
-
1616
潛蹤隱跡
- 成語拼音:
- qián zōng yǐn jì
- 成語解釋:
- 隱蔽蹤跡。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我到此地了,你們卻潛蹤隱跡,沒處追尋。”
-
1617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成語拼音:
-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 成語出處:
-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種人的腦筋,浸透著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他相信這樣的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甚至用這一大套剝削階級的話,來為他的自私自利和個人主義辯護。”
-
1618
日不暇給
- 成語拼音:
- rì bù xiá jǐ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給:豐足;夠。每天都沒有一點空閑。形容非常繁忙。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封禪書》:“ 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
1619
跅弛不羈
- 成語拼音:
- rú chí bù jī
- 成語解釋:
- 放蕩不受拘束。《漢書》: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 成語出處:
- 《晉書·周處傳論》:“周子隱以跅弛之材,負不羈之行。”
-
1620
人才濟濟
- 成語拼音:
- rén cái jǐ jǐ
- 成語解釋:
-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濟濟:眾多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濟,十分歡悅。”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