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的成語 (2428個)
-
1441
目語心計
- 成語拼音:
- mù yǔ xīn jì
- 成語解釋:
- 語:談話;計:計算。用眼睛示意,在心里盤算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魴傳》:“目語心計,不宜唇齒。”
-
1442
滿坐寂然
- 成語拼音:
- mǎn zuò jì rán
- 成語解釋:
- 坐:同“座”,座位。全場靜悄悄的
- 成語出處:
- 清·張潮《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
1443
牛刀割雞
- 成語拼音:
- niú dāo gē jī
- 成語解釋:
- 殺只雞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自紀》:“牛刀割雞,舒戟采葵。”
-
1444
牛鼎烹雞
- 成語拼音:
- niú dǐng pēng jī
- 成語解釋:
- 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比喻大材小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
1445
難乎為繼
- 成語拼音:
- nán hū wéi jì
- 成語解釋:
- 難于繼續下去。
- 成語出處:
- 清 王夫之《讀通鑒論 漢元帝三》:“趙充國持重以破羌,功莫盛矣!二十余年而羌人復反,吾故曰:難乎為繼也。”
-
1446
南箕北斗
- 成語拼音:
- nán jī běi dǒu
- 成語解釋:
- 箕:星宿名,形狀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狀象酒斗。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
1447
鳥跡蟲絲
- 成語拼音:
- niǎo jì chóng sī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易消失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蔣士銓《臨川夢·了夢》:“養娘真信人也,多勞,可憐他把鳥跡蟲絲收護的牢。”
-
1448
牛驥共牢
- 成語拼音:
- niú jì gòng láo
- 成語解釋:
- 驥:好馬。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共處。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載傳》:“及其無事也,則牛驥共牢,利鈍齊列,而無長涂犀革以決之,此離朱與瞽者同眼之說也。”
-
1449
鳥集鱗萃
- 成語拼音:
- niǎo jí lín cuì
- 成語解釋:
- 鱗:魚;萃:聚集。象鳥類或魚類那樣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瓌貨方至,鳥集鱗萃。”
-
1450
匿跡潛形
- 成語拼音:
- nì jì qián xíng
- 成語解釋:
- 匿: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潛:隱藏。躲藏起來,不露形跡。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
1451
牛驥同槽
- 成語拼音:
- niú jì tóng cáo
- 成語解釋:
- 見“牛驥同皁”。
- 成語出處:
- 漢·焦贛《易林·升之小畜》:“牛驥同槽,郭氏以亡。”
-
1452
駑驥同轅
- 成語拼音:
- nú jì tóng yuán
- 成語解釋:
- 駑:劣馬;驥:良馬;轅:車前直木。劣馬和良馬同拉一輛車。比喻庸人與賢人混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對魏王》:“駑驥同轅,伯樂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為之嘆息。”
-
1453
牛驥同皂
- 成語拼音:
- niú jì tóng zào
- 成語解釋:
- 皂:牲口槽。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同處。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 升之小畜》:“牛驥同槽,郭氏以亡。”
-
1454
匿跡銷聲
- 成語拼音:
- nì jì xiāo shēng
- 成語解釋:
- 指隱藏進來或不公開露面。
- 成語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匿跡,惟恐人知。”
-
1455
匿跡隱形
- 成語拼音:
- nì jì yǐn xíng
- 成語解釋:
- 隱:隱藏。隱藏形跡,不使人知。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廝口內頑涎望著我面上零,再不和他親折征,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
1456
牛眠吉地
- 成語拼音:
- niú mián jí dì
- 成語解釋:
- 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發財的墳地
- 成語出處:
- 《晉書·周光傳》:“遇一老父,謂曰:‘前岡見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
-
1457
弄眉擠眼
- 成語拼音:
- nòng méi jǐ yǎn
- 成語解釋:
- 用眉眼向人示意。有貶意。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學應卯了,因此秦鐘趁此和香憐弄眉擠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說梯己話。”
-
1458
怒猊渴驥
- 成語拼音:
- nù ní kě jì
- 成語解釋:
-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徐浩傳》:“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
-
1459
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成語拼音:
- 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 成語解釋:
- 猊:狻猊,即獅子;抉:踢開;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踢開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 成語出處:
- 《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三幅屏,八體皆備,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1460
納污藏疾
- 成語拼音:
- nà wū cáng jí
- 成語解釋:
- 納:接受;疾:弊病,缺點。包藏容納罪過缺失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