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241

    殫精極慮

    成語拼音:
    dān jīng jí lǜ
    成語解釋:
    猶殫思極慮。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訓誥典謨,圣人豈殫精極慮作意而為之者哉。”
    242

    殫精極思

    成語拼音:
    dān jīng jí sī
    成語解釋:
    殫:竭盡。竭盡心力思慮謀劃
    成語出處:
    朱自清《鐘明序》:“其中典禮集會之詞,標新立異固不同,機械陳腐亦不可,每殫精極思,廣事征引,而學識膚淺,語焉不暢。”
    243

    堆金積玉

    成語拼音:
    duī jīn jī yù
    成語解釋:
    形容聚斂的財富極多
    成語出處:
    宋 李之彥《東谷所見 貪欲》:“堆金積玉,來處要明。”
    244

    遁跡空門

    成語拼音:
    dùn jì kōng mén
    成語解釋:
    見“遁入空門”。
    成語出處:
    《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無路,因此上,來披剃,遁跡空門。”
    245

    斷齏塊粥

    成語拼音:
    duàn jī kuài zhōu
    成語解釋:
    見“斷齏畫粥”。
    成語出處:
    清·馮桂芬《潘紱庭京卿五十壽序》:“少陵秋風茅屋,而有廣廈萬間之愿;希文斷齏塊粥,而有先憂后樂之志。”
    246

    當機立斷

    成語拼音:
    dāng jī lì duàn
    成語解釋: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成語出處: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247

    當家理紀

    成語拼音:
    dāng jiā lǐ jì
    成語解釋:
    當家:主持家政。主持家政,管理家務。亦作“當家立紀”。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回:“如今大街坊張二官府,要破五百兩金銀,娶你做二房娘子,當家理紀。”
    248

    當機立決

    成語拼音:
    dāng jī lì jué
    成語解釋:
    抓住時機,立刻判決。
    成語出處:
    清 采蘅子《蟲鳴漫錄》卷一:“國家設官分職,秩有大小,權亦有等差:斬絞者奏請定奪,軍流決于臬司,徒決于府,枷仗決于縣,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當機立決,必待報而后施行。”
    249

    當家立計

    成語拼音:
    dāng jiā lì jì
    成語解釋:
    主持家政,籌劃生計。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零七回:“賈政本是不知當家立計的人, 一聽賈母的話,一一領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著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的,那知當家立計的道理。”
    250

    當家立紀

    成語拼音:
    dāng jiā lì jì
    成語解釋:
    指管理家務。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回:“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歲,生的長挑身材,一表人物,打扮起來就是個燈人兒。風流俊俏,百伶百俐,當家立紀、針指女工、雙陸棋子,不消說。”
    251

    打雞罵狗

    成語拼音:
    dǎ jī mà gǒu
    成語解釋:
    比喻旁敲側擊地漫罵,以發泄對某人的不滿
    成語出處:
    魯迅《彷徨 肥皂》:“你今天怎么盡鬧脾氣,連吃飯時候也是打雞罵狗的。”
    252

    地瘠民貧

    成語拼音:
    dì jí mín pín
    成語解釋:
    土地瘠薄,人民貧窮。
    成語出處:
    清·劉大櫆《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序》:“先時地瘠民貧,催科愈煩,而逋負愈積,逋久不償,視為固然。”
    253

    遁跡匿影

    成語拼音:
    dùn jì nì yǐng
    成語解釋:
    謂隱藏蹤跡和身形。
    成語出處: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七》:“但諸公皆不知用兵,聞賊至則盛怒而出,一有敗衄則退然沮喪,遁跡匿影唯恐不密。”
    254

    戴雞佩豚

    成語拼音:
    dài jī pèi tún
    成語解釋:
    雄雞野豬皆好斗,古時以冠帶像其形,表示好勇。
    成語出處:
    《史記·仲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
    255

    遁跡潛形

    成語拼音:
    dùn jì qián xíng
    成語解釋:
    遁、潛:隱藏。跡、形:蹤跡,形跡。指隱藏蹤跡和身形。
    成語出處:
    明·張景《飛丸記·園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隱。當遁跡潛形,翦蔓除根才事穩。”
    256

    堆集如山

    成語拼音:
    duī jí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堆集:堆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形容極多
    成語出處: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外諸司》:“每遇冬月,諸鄉納粟稈草,牛車闐塞道路,車尾相銜,數千萬輛不絕,場內堆集如山。”
    257

    堆積如山

    成語拼音:
    duī jī rú shān
    成語解釋:
    聚積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極多
    成語出處: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外諸司》:“每遇冬月諸鄉納粟稈草,牛車填塞道路,車尾相銜,數千萬量不絕,場內堆積如山。”
    258

    擔饑受凍

    成語拼音:
    dān jī shòu dòng
    成語解釋:
    擔:經受。經受饑餓與寒冷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況乃錦衣玉食,歸之自己,擔饑受凍,受之二親,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
    259

    遁跡桑門

    成語拼音:
    dùn jì sāng mén
    成語解釋:
    謂避開塵世而出家為僧。桑門,即沙門。
    成語出處:
    清·鈕琇《觚剩·樹怪》:“石濤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跡桑門,結茅于微之黃山。”
    260

    地棘天荊

    成語拼音:
    dì jí tiān jīng
    成語解釋:
    謂到處布滿荊棘。比喻環境惡劣。
    成語出處:
    朱謙良《感懷和病俠》:“地棘天荊誰管得,此身權寄水云邨。”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