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2381

    諸事麇集

    成語拼音:
    zhū shì qún jí
    成語解釋:
    麇:成群。許多事情集中在一起
    成語出處:
    清·吳躍人《俏皮話》:“一日諸事麇集,幾至調排不開。”
    2382

    坐失事機

    成語拼音:
    zuò shī shì jī
    成語解釋:
    同“坐失機宜”。
    成語出處:
    王闿運《丁銳義傳》:“坐失事機,誰執其咎。”
    2383

    坐失時機

    成語拼音:
    zuò shī shí jī
    成語解釋:
    坐:徒然,白白地。白白地失去好機會
    成語出處:
    《星火燎原·閩西三年游擊戰爭》:“但他主張向外發展是對的,而我們要他集中待命坐失時機則是錯誤的。”
    2384

    蛛絲鼠跡

    成語拼音:
    zhū sī shǔ jì
    成語解釋:
    蜘蛛的細絲,老鼠的痕跡。比喻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90回:“七絕一詩,拖起婚姻,有蛛絲鼠跡之妙。”
    2385

    恣肆無忌

    成語拼音:
    zì sì wú jì
    成語解釋:
    恣肆:放叢。任意妄為,無所顧忌。亦作“恣睢無忌”、“恣行無忌”。
    成語出處:
    《明史·桂萼傳》:“初,議禮諸臣無力詆執政者,至萼遂斥為不道,且欲不使議。其言恣肆無忌,朝士尤疾之。”
    2386

    恣睢無忌

    成語拼音:
    zì suī wú jì
    成語解釋:
    形容任意作惡;毫無顧忌。恣睢:放縱;兇暴;忌:顧忌;畏懼。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無比。”
    2387

    朝思夕計

    成語拼音:
    zhāo sī xī jì
    成語解釋:
    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問題
    成語出處:
    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仆七十三歲,朝思夕計,并愿與諸賢為真善知識。”
    2388

    柱石之寄

    成語拼音:
    zhù shí zhī jì
    成語解釋:
    寄:寄托。比喻國家委以重任,寄托很大的希望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朱浮傳》:“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寄。”
    2389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zhī jì,mò rú shù rén
    成語解釋:
    終身:人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培養人才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權修》:“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2390

    造天立極

    成語拼音:
    zào tiān lì jí
    成語解釋:
    造:到,往;極:準則。指君王登上帝位,確立綱紀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為資州鄭使君讓官表》:“伏惟陛下,革命開基。造天立極,方且弘宜帝典。”
    2391

    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成語拼音:
    zhǎng tā rén ru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2392

    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

    成語拼音:
    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miè zì jǐ zhì qì
    成語解釋: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魯迅《同意和解釋》:“這原是國貨,何苦違背民族主義,引用外國的學說和事實——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呢?”
    2393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成語拼音: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三回:“眾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2394

    走投無計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jì
    成語解釋:
    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似這雪呵教凍蘇秦走投無計,王子猷也曾訪戴空回。”
    2395

    恣無忌憚

    成語拼音:
    zì wú jì dàn
    成語解釋:
    猶肆無忌憚。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五回:“承輝做了帳房,一切上下人等,都是自己牙爪,是恣無忌憚的了。”
    2396

    拯危濟困

    成語拼音:
    zhěng wēi jì kùn
    成語解釋:
    濟:拯救。扶持、救濟有危難和困苦的人
    成語出處:
    2397

    占為己有

    成語拼音:
    zhàn wéi jǐ yǒu
    成語解釋:
    將不是自己的東西占為自己所有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劉姓》:“又以他人之物,占為己有。”
    2398

    贓污狼籍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元黃氏《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故事劉公神道碑》:“要束木之黨八人為道州路總管,敗政害民,贓污狼籍。”
    2399

    贓污狼藉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
    2400

    走為上計

    成語拼音:
    zǒu wèi shàng jì
    成語解釋:
    遇到強敵或陷于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
    成語出處: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