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2081

    有案可稽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jī
    成語解釋: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有證據可查。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尊重中國行政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反對任何外國控制中國等等,這是有案可稽的。”
    2082

    以半擊倍

    成語拼音:
    yǐ bàn jī bèi
    成語解釋:
    用半數兵力擊破一倍于己的敵人。形容取勝之易。
    成語出處:
    《管子·制分》:“人事荒亂,以十破百;器備不行,以半擊倍。”尹知章注:“敵國器備,不可施行;故此雖半,可以擊彼之倍。”
    2083

    以不濟可

    成語拼音:
    yǐ bù jì kě
    成語解釋: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濟可”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
    2084

    搖筆即來

    成語拼音:
    yáo bǐ jí lái
    成語解釋:
    不用多思索,一動筆就寫出來了。形容寫文章快。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然而中國的習慣,這些句子是搖筆即來,不假思索的。”
    2085

    由表及里

    成語拼音:
    yóu biǎo jí lǐ
    成語解釋:
    表:表面;里:內里;本質。從表面現象看到本質。指分析事物時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2086

    言不及私

    成語拼音:
    yán bù jí sī
    成語解釋:
    言談之中不涉及個人私事。比喻為官忠心,一心為國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湛傳》:“臨終,與謝安、桓沖書,言不及私,惟憂國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2087

    言不及行

    成語拼音:
    yán bù jí xíng
    成語解釋:
    謂言行不一。
    成語出處:
    明·薛瑄《薛子道論》:“言不及行,可恥之甚,非特發于口謂之言,凡著于文詞者皆是也。”
    2088

    言不及義

    成語拼音:
    yán bù jí yì
    成語解釋:
    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這里指正經的事情。說話不涉及正題與中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2089

    愚不可及

    成語拼音:
    yú bù kě jí
    成語解釋:
    及:趕上。形容愚笨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090

    應變隨機

    成語拼音:
    yìng biàn suí jī
    成語解釋: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成語出處:
    元·柯丹丘《荊釵記·奸詰》:“吾兄就應變隨機,將侄女送到王門去。”
    2091

    語不投機

    成語拼音:
    yǔ bù tóu jī
    成語解釋:
    佛教禪宗謂說法不契合時機或對方的根機。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大愚芝禪師法嗣·云峰文悅禪師》:“所以道,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2092

    一步一計

    成語拼音:
    yī bù yī jì
    成語解釋:
    指人善于使用計謀,詭計多端
    成語出處:
    2093

    一班一級

    成語拼音:
    yī bān yī jí
    成語解釋:
    猶言一官半職。泛指官職。
    成語出處:
    《舊唐書 武帝紀》:“寒士縱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級,固不能熟習也。”《新唐書 韋表微傳》:“爵祿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鏡剪白,冒游少年間,取一班一級,不見其味也。”
    2094

    曳兵之計

    成語拼音:
    yè bīng zhī jì
    成語解釋:
    謂佯敗而逃,把敵人引入埋伏圈。
    成語出處:
    郭希仁《從戎紀略》:“伯英進兵甚猛,謹防中敵曳兵之計。”
    2095

    雨僝風僽

    成語拼音:
    yǔ chán fēng jī
    成語解釋:
    謂風雨交相摧折。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詞:“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2096

    由此及彼

    成語拼音:
    yóu cǐ jí bǐ
    成語解釋:
    此:這;這個;彼:那個。由這一現象聯系到那一現象。指分析事物不能孤立地看一種現象;而應把復雜事物聯系起來進行全面考察;層層深入。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著通曉之人,就虛心請問,由此及彼,銖積寸累,自然日有進益。”
    2097

    一觸即發

    成語拼音:
    yī chù jí fā
    成語解釋:
    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成語出處:
    宋 張詠《乖崖集》:“鯸鯣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
    2098

    運策決機

    成語拼音:
    yùn cè jué jī
    成語解釋:
    同“運籌決策”。
    成語出處:
    明·徐渭《代謝閣下啟》:“況于調元贊化,以召禎祥,運策決機,而居帷幄,功蓋出于門下,賞奚及于軍中。”
    2099

    一觸即潰

    成語拼音:
    yī chù jí kuì
    成語解釋:
    一碰就崩潰。形容極脆弱;經不起一碰。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奕山與奕經同樣,經過輕舉妄動,一觸即潰、喪膽、乞降三個程序,結束了浙江軍事。”
    2100

    言從計納

    成語拼音:
    yán cóng jì nà
    成語解釋:
    講的話、出的主意,都聽從采納。
    成語出處:
    漢·蔡邕《司空臨晉侯楊公碑》:“及其所以匡輔本朝,忠言嘉謀,造膝危辭,當事而行,言從計納。”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