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181

    唇如激丹

    成語拼音:
    chún rú jī dān
    成語解釋:
    激丹:鮮明的紅色。形容嘴唇紅潤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而名曰盜跖。”
    182

    疢如疾首

    成語拼音:
    chèn rú jí shǒu
    成語解釋:
    疢:熱病;疾首:頭痛。內心煩熱得頭痛腦脹。形容憂傷成疾或心神不寧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弁》:“疢如疾首。”
    183

    蠢若木雞

    成語拼音:
    chǔn ruò mù jī
    成語解釋:
    形容神貌呆笨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
    184

    蒼髯如戟

    成語拼音:
    cāng rán rú jǐ
    成語解釋:
    蒼:青色;髯:兩頰上的胡須。又長又硬的胡子好像長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
    成語出處:
    唐 李延壽《南史 褚彥回傳》:“君須眉如戟,何無丈夫意?”
    185

    措手不及

    成語拼音:
    cuò shǒu bù jí
    成語解釋: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
    成語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186

    重施故伎

    成語拼音:
    chóng shī gù jì
    成語解釋:
    重新施用過去的伎倆
    成語出處:
    187

    澄思寂慮

    成語拼音:
    chéng sī jì lǜ
    成語解釋:
    澄:清澈;寂:安靜;慮:思考。專心思索,冷靜考慮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乾暉常于郊居其禽鳥,每澄思寂慮,玩心其間,偶得意即命筆。”
    188

    長繩系日

    成語拼音:
    cháng shéng jì rì
    成語解釋:
    系:拴,縛。用長繩子把太陽拴住。比喻想留住時光。
    成語出處:
    晉 傅玄《九曲歌》:“歲莫景邁群光絕,安得長繩系白日!”
    189

    赤繩系足

    成語拼音:
    chì shéng jì zú
    成語解釋:
    赤繩:紅繩;系:結、扣。舊指男女雙方經由媒人介紹而成親。
    成語出處:
    唐 李復言《續玄怪錄》:“固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系,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
    190

    才疏計拙

    成語拼音:
    cái shū jì zhuō
    成語解釋:
    指才識疏淺,不善謀算。
    成語出處:
    元 魏初《滿江紅 寄何侍御》詞:“今老去,才疏計拙,百居人后。”
    191

    觸手可及

    成語拼音:
    chù shǒu kě jí
    成語解釋:
    近在手邊;一伸手就可以接觸到。
    成語出處:
    192

    乘勝追擊

    成語拼音:
    chéng shèng zhuī jī
    成語解釋:
    乘:趁著。趁著勝利的形勢繼續追擊敵人,擴大戰果。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評話 梁史卷上》:“李思安躍馬交斗,經二十余合,思安拽槍徉敗,退去。單可及乘勝追擊。
    193

    參透機關

    成語拼音:
    cān tòu jī guān
    成語解釋:
    參:檢驗,察看。機關:陰謀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陰謀和秘密。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知孫寡婦已先參透機關,將個假貨送來。”
    194

    存亡繼絕

    成語拼音:
    cún wáng jì jué
    成語解釋:
    恢復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
    成語出處:
    《穀梁傳 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195

    存亡危急之秋

    成語拼音:
    cún wáng wēi jí zhī qiū
    成語解釋:
    指生存、滅亡、危險、緊急的關鍵時刻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的一切,而當與全國國民徹底更始,力謀團結,以保國家之生命與生存。”
    196

    處心積慮

    成語拼音:
    chǔ xīn jī lǜ
    成語解釋:
    處心:存心;積慮:圖謀了很長時間。指存心很久;費盡心機。也指千方百計地謀算。
    成語出處:
    《穀梁傳 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
    197

    存心積慮

    成語拼音:
    cún xīn jī lǜ
    成語解釋:
    謂長期、一貫的思想、想法。
    成語出處:
    宋·蘇轍《進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廟,郡縣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職,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積慮,皆以為當然,是以寇至而不懼,難生而無變。”
    198

    措心積慮

    成語拼音:
    cuò xīn jī lǜ
    成語解釋:
    猶言處心積慮。謂長久考慮在心。
    成語出處:
    宋·何坦《西疇常言》:“逮跡其自為,則因循惰弛,罕克自強,措心積慮,甘心為小人,而不以為病。”
    199

    喘息之機

    成語拼音:
    chuǎn xī zhī jī
    成語解釋:
    暫停活動、舒緩一段時間
    成語出處:
    金玉舟《趙匡胤》第31章:“柴榮那里肯給敵軍以喘息之機,立刻揮軍急追。”
    200

    采薪之疾

    成語拼音:
    cǎi xīn zhī jí
    成語解釋:
    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成語出處:
    見“采薪之憂”。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