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的成語 (267個)
-
121
混淆黑白
- 成語拼音:
- hùn xiáo hēi bái
- 成語解釋:
- 混淆:混雜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攪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亂以顛倒是非。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震傳》:“白黑溷淆,清濁同源。”
-
122
魂銷目斷
- 成語拼音:
- hún xiāo mù duàn
- 成語解釋:
- 謂情思凄苦。
- 成語出處:
- 唐·嚴休復《唐昌觀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悵然成二絕》詩:“終日齋心禱玉宸,魂銷目斷未逢真。”
-
123
魂消魄奪
- 成語拼音:
- hún xiāo pò duó
- 成語解釋:
- 同“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9回:“季斯看了多時,又閱其容色之美,服飾之華,不覺手麻腳軟,目睜口呆,意亂神迷,魂消魄奪。”
-
124
魂消魄喪
- 成語拼音:
- hún xiāo pò sàng
- 成語解釋:
- ①同“魂飛魄散”。②同“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7回:“那火炮飛將起去,震的天崩地動,岳撼山搖,城中軍馬,驚得魂消魄喪,不殺自亂。”
-
125
魂消魄散
- 成語拼音:
- hún xiāo pò sàn
- 成語解釋:
- 魂:靈魂;魄:氣魄,精神。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7回:“李明見先折了一個,卻待也要撥馬回走時,被楊志大喝一聲,驚得魂消魄散,膽顫心寒,手中那條槍,不知顛倒。”
-
126
混淆是非
- 成語拼音:
- hùn xiáo shì fēi
- 成語解釋:
-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成語出處:
- 清 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錮蔽見聞,淆混是非。”
-
127
混淆視聽
- 成語拼音:
- hùn xiáo shì tīng
- 成語解釋:
- 故意用假象或謊話迷惑人;使人產生錯覺;不易分辨真偽和是非。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顯示出一種極左的面貌,來憂亂陣容,混淆視聽。”
-
128
混應濫應
- 成語拼音:
- hùn yīng làn yīng
- 成語解釋:
- 指隨便答應別人的請求。
- 成語出處:
-
129
魂搖魄亂
- 成語拼音:
- hún yáo pò luàn
- 成語解釋:
- 神魂顛倒,不能自持。
- 成語出處:
- 明·張伯起《泣顏回·題恨》:“夢中親見,訴不出許多情話,魂搖魄亂,那些兒一刻千金價。”
-
130
昏庸無道
- 成語拼音:
- hūn yōng wú dào
- 成語解釋:
- 糊涂平庸,兇狠殘暴,不講道義,多用指糊涂無能且殘暴兇狠的帝王。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5回:“言楊太后嗔恨陛下昏庸無道,悖倫逐母,召集故黨,賄賂舊屬。”
-
131
混造黑白
- 成語拼音:
- hùn zào hēi bái
- 成語解釋:
- 故意顛倒黑白,制造混亂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倘有混造黑白之人,那時妹子求死不得。”
-
132
混作一談
- 成語拼音:
- hùn zuò yī tán
- 成語解釋:
- 見“混為一談”。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拳術與拳匪》:“中國近來每與柔術混作一談,其實是兩件事。”
-
133
驚魂動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dòng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恐懼
- 成語出處:
- 清 陳確《示兒帖》:“《易》曰:‘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讀《易》至此,未嘗不驚魂動魄,心膽墮地也。”
-
134
驚魂奪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duó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當一個文化熟到了稀爛的時候,人們會麻木不仁的把驚魂奪魄的事情與刺激放在一旁,而專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節目上去。”
-
135
九閽虎豹
- 成語拼音:
- jiǔ hūn hǔ bào
- 成語解釋:
- 同“九關虎豹”。
- 成語出處:
- 張素《威介推事》詩:“九閽虎豹嗟難近,一炬龍蛇事可憐。”
-
136
驚魂落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luò pò
- 成語解釋:
- 同“驚魂喪魄”。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左昆山久歷戎行,也知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斷不會因吃了一次敗仗就驚魂落魄,不敢再戰。”
-
137
驚魂失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shī pò
- 成語解釋:
- 同“驚魂喪魄”。
- 成語出處:
- 《抗日歌謠·歌頌八路軍》:“八路,八路……賽如猛虎;敵人一見,驚魂失魄掉屁股。”
-
138
驚魂攝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shè pò
- 成語解釋:
- 見“驚魂奪魄”。
- 成語出處:
- 《花城》1981年第1期:“為了探索生命的奧秘,科學家們正付出艱辛的勞動和經歷著驚魂攝魄的斗爭。”
-
139
驚魂喪魄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sàng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恐懼。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四書評·論語·季氏》:“使季孫聞之,不驚魂喪魄也哉!”
-
140
驚魂未定
- 成語拼音: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成語解釋:
- 驚魂:受驚嚇的心靈。形容受驚嚇后;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游縲紲之中。”
* hun成語,hun的成語,帶hu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