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的成語 (267個)
-
181
魄蕩魂搖
- 成語拼音:
- pò dàng hún y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受外界刺激、誘惑而精神不能集中。
- 成語出處:
- 《雪巖外傳》第六回:“雪巖左顧右盼的賞鑒了一回,想起隋煬帝的烏銅鏡屏的艷事,便不禁魄蕩魂搖起來。”
-
182
破膽喪魂
- 成語拼音:
- pò dǎn sàng hún
- 成語解釋:
- 喪魂:喪失了魂魄。形容恐懼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太平廣記·張和思》:“北齊張和思,斷獄囚,無問善惡貴賤,必被枷鎖杻械,困苦備極。囚徒見者,破膽喪魂,號生羅剎。”
-
183
飄樊落溷
- 成語拼音:
- piāo fán luò hùn
- 成語解釋:
- 見“飄籓墜溷”。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海陬冶游附錄》中卷:“凡良家女子,遇風雨之摧殘,而墮煙花之小劫者,隨在皆是,飄樊落溷,狼籍堪悲;逐水沾泥,凄涼何極!”
-
184
飄藩墜溷
- 成語拼音:
- piāo fān zhuì hùn
- 成語解釋:
- 藩:籬笆;溷:廁所。飄落籬笆上,墜入茅廁中。比喻偶然的機遇產生不同的命運。多指女性墮落風塵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淞隱漫錄·三十六鴛鴦譜》:“韻蘭,未識其人,似以良家而誤墮風塵者。飛絮落花,飄藩墜溷,亦殊可惜已。”
-
185
璞金渾玉
- 成語拼音:
- pú jīn hún yù
- 成語解釋:
- 未琢的玉和未煉的金。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
186
魄散魂飛
- 成語拼音:
- pò sàn hún fēi
- 成語解釋:
- 同“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補漏遲,只著我魄散魂飛。”明·徐霖《繡襦記》第三十出:“聽說罷心悲痛,駭得我魄散魂飛似癡。”
-
187
魄散魂飄
- 成語拼音:
- pò sàn hún piāo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臨死時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 成語出處:
-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七回:“雙手攥定了這根九環錫杖,謹照著他的腰眼骨兒,著實斷送他一下,把個孽畜打得一個星飛繚亂,魄散魂飄。”
-
188
魄散魂消
- 成語拼音:
- pò sàn hún xiāo
- 成語解釋:
- 同“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元·張鳴善《普天樂·贈妓》:“口兒甜,龐兒俏……引的人魄散魂消。”
-
189
魄消魂散
- 成語拼音:
- pò xiāo hún sàn
- 成語解釋:
- 同“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2回:“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薩,坑死我了!’”
-
190
飄茵墮溷
- 成語拼音:
- piāo yīn duò hùn
- 成語解釋:
- 《梁書·儒林傳·范縝》:“子良(竟陵王蕭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
- 成語出處:
- 《梁書·儒林傳·范縝》:“子良(竟陵王蕭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世間何得有富貴,何得有賤貧?’縝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
-
191
璞玉渾金
- 成語拼音:
- pú yù hún j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
192
飄茵落溷
- 成語拼音:
- piāo yīn luò hùn
- 成語解釋:
- 隨風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里。比喻由于偶然的機緣而有富貴貧賤的不同命運。也指女子墮落風塵。
- 成語出處:
- 《梁書 儒林傳 范縝》:“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
-
193
飄茵隨溷
- 成語拼音:
- piāo yīn suí hùn
- 成語解釋:
- 見“飄茵墮溷”。
- 成語出處:
- 清·吳梅《風洞山·殉烈》:“雖然是苦結局傷心斷魂,煞強如沒收煞飄茵隨溷。”
-
194
倩女離魂
- 成語拼音:
- qiàn nǚ lí hún
- 成語解釋:
- 舊指少女為愛情而死。
- 成語出處:
- 唐·陳玄祐《離魂記》
-
195
人約黃昏
- 成語拼音:
- rén yuē huáng hūn
- 成語解釋:
- 人在黃昏時約會。指情人約會。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生查子》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在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無名氏《云窗夢》第二折:“散了客賓,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則怕辜負了人約黃昏。”
-
196
喪膽亡魂
- 成語拼音:
- sàng dǎn wáng hún
- 成語解釋:
-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斯,面不改色。”
-
197
喪膽游魂
- 成語拼音:
- sàng dǎn yóu hún
- 成語解釋:
- 喪:喪失;喪膽:形容恐懼到極點;游魂:魂游。魂魄飄蕩無定。形容恐懼至極。形容惶恐無主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祥子在街上喪膽游魂的走,遇見了小馬兒的祖父。”
-
198
是非混淆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hùn xiáo
- 成語解釋: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現在整個世界,像墨一般黑暗,皂白不分,是非混淆,最大多數人,過著牛馬一樣的生活。”
-
199
神魂顛倒
- 成語拼音: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成語解釋: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態。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陸五漢硬留合色鞋》:“神魂顛倒,連家里也不思想。”
-
200
失魂蕩魄
- 成語拼音:
- shī hún dàng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意煩亂,精神恍惚。
- 成語出處: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嚴蕊]乃是個絕色的女子。一應琴、棋、書、畫、歌舞、管弦之類,無所不通……所以人見了的,沒一個不失魂蕩魄在他身上。”
* hun成語,hun的成語,帶hu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