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ui的成語 (690個)

    321

    毀鐘為鐸

    成語拼音:
    huǐ zhōng wéi duó
    成語解釋:
    將鐘改鑄為鈴。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愚蠢行為。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322

    毀舟為杕

    成語拼音:
    huǐ zhōu wéi duò
    成語解釋:
    杕,通“舵”。將船改成舵。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不當行為。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323

    悔之無及

    成語拼音:
    huǐ zhī wú jí
    成語解釋:
    無及:來不及。后悔也來不及了。指做事或說話不當;過后才察覺到;但已經無可挽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董卓傳》:“及溺乎船,悔之無及。”
    324

    悔之晚矣

    成語拼音:
    huǐ zhī wǎn yǐ
    成語解釋:
    矣:了。后悔也已經晚了。
    成語出處:
    《大宋宣和遺事》:“萬一有奸邪叵測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325

    毀宗夷族

    成語拼音:
    huǐ zōng yí zú
    成語解釋:
    把同宗簇的人都殺死。
    成語出處:
    晉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方臣所荷未足為泰,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竊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
    326

    惠子知我

    成語拼音:
    huì zǐ zhī wǒ
    成語解釋:
    惠子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為莊周契友。惠死后,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成語出處:
    惠子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為莊周契友。惠死后,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
    327

    悔罪自新

    成語拼音:
    huǐ zuì zì xīn
    成語解釋: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2回:“陳穆公亦有使命至晉,代衛鄭致悔罪自新之意。”
    328

    金碧輝煌

    成語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成語解釋:
    金碧;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輝煌:光輝燦爛。形容建筑物裝飾陳設等異常絢麗精彩;光輝燦爛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絳紗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輝煌。”
    329

    金璧輝煌

    成語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成語解釋: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華麗燦爛。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
    330

    金碧輝映

    成語拼音:
    jīn bì huī yìng
    成語解釋:
    同“金碧輝煌”。
    成語出處:
    明·謝肇淛《滇略》卷四“點蒼、雞足、大鼎之間,緇徒云集,搭桂蘭若,金碧輝映相若。”
    331

    澆瓜之惠

    成語拼音:
    jiāo guā zhī huì
    成語解釋:
    比喻以德報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紛爭。
    成語出處:
    漢劉向《新序 雜事四》載:梁與楚的邊亭皆種瓜。楚亭人妒恨梁人的瓜長得好,夜往毀之。梁縣令宋就制止了梁人的報復,并派人幫助楚人灌瓜,使楚瓜日美。楚王以重金相謝,與梁交好。
    332

    奸回不軌

    成語拼音:
    jiān huí bù guǐ
    成語解釋:
    奸回:奸惡邪癖;軌:比喻規矩、法度。奸惡邪癖,不守法度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奸回不軌。”
    333

    九回腸

    成語拼音:
    jiǔì huí cháng
    成語解釋:
    形容回環往復的憂思。回腸:形容內心焦慮不安。
    成語出處:
    梁簡文帝《應令》:“望邦畿兮千里曠,悲遙夜兮九回腸。”唐 馮延巳《酒泉子(芳草長川)》:“風微煙澹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回腸,雙臉淚,夕陽天。”
    334

    九回腸斷

    成語拼音:
    jiǔ huí cháng duàn
    成語解釋:
    形容痛苦、憂慮、愁悶已經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忘。”
    335

    際會風云

    成語拼音:
    jì huì fēng yún
    成語解釋:
    遭逢到好的際遇。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晉書·趙瑩傳論》:“趙瑩際會風云,優游藩輔。”
    336

    嗟悔亡及

    成語拼音:
    jiē huǐ wáng jí
    成語解釋:
    嗟:感嘆,嘆息;亡及:來不及。后悔也來不及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晁錯傳》:“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矣。”
    337

    嗟悔無及

    成語拼音:
    jiē huǐ wú jí
    成語解釋:
    嘆息和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汝悔身何及。”
    338

    晉惠聞蛙

    成語拼音:
    jìn huì wén wā
    成語解釋:
    比喻愚昧寡聞。
    成語出處:
    語出《晉書 惠帝記》:晉惠帝昏庸愚昧,嘗在華林園聽到蛙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亂,百姓餓死,曰:“何不食肉糜?”
    339

    積毀銷骨

    成語拼音:
    jī huǐ xiāo gǔ
    成語解釋:
    積毀:不止一次的毀謗;銷: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毀謗;積累下來足以致人于毀滅之地。比喻毀謗中傷的可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340

    積毀消骨

    成語拼音:
    jī huǐ xiāo gǔ
    成語解釋: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毀銷骨”。
    成語出處:
    漢 劉向《新序 雜事三》:“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計逐墨翟,以孔墨之辯而不能自免,何則?眾口鑠金,積毀消骨。”
    * hui成語,hui的成語,帶hu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