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uo的成語 (556個)

    141

    國家大計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à jì
    成語解釋:
    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于國家大計,本無所損。”
    142

    國家棟梁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òng liáng
    成語解釋:
    棟梁:支撐房架的大梁。這里比喻責任或作用大。肩負國家重任的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真乃國家棟梁。”
    143

    國家多難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uō nàn
    成語解釋:
    難:災難。國家多次遭到災難。形容國家政局不穩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
    144

    國家大事

    成語拼音:
    guó jiā dà shì
    成語解釋:
    大事:重大事情。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賈復傳》:“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
    145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成語拼音: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成語解釋:
    妖孽:妖魔鬼怪。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征兆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46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成語拼音:
    guó jiā jiāng xīng,bì yǒu zhēn xiáng
    成語解釋:
    禎祥:吉兆。國家興盛必定有某種征兆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47

    過街老鼠

    成語拼音:
    guò jiē lǎo shǔ
    成語解釋:
    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
    成語出處:
    清 翟灝《通俗編 獸畜》:“《慎子》:‘一兔過街,百人逐之。’按,流俗有過街老鼠語,似承此而訛。”
    148

    國計民生

    成語拼音:
    guó jì mín shēng
    成語解釋:
    國家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續黃梁》:“國計民生,罔存念慮。”
    149

    過江名士多如鲗

    成語拼音:
    guò jiāng míng shì duō rú zéi
    成語解釋:
    鲗:烏賊,墨魚。形容多而紛亂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俏皮話·烏龜雅名》:“古人有言曰:‘過江名士多如鲗’,我就叫過江名士罷。”
    150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成語拼音:
    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語解釋:
    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成語出處:
    周作人《楊柳》:“大抵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類的大題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151

    過江之鯽

    成語拼音:
    guò jiāng zhī jì
    成語解釋:
    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
    成語出處:
    柳亞子《南社會于虎丘之張東陽祠詩以紀之》:“莫笑過江典午鯽,豈無橫槊建安才。”
    152

    國困民窮

    成語拼音:
    guó kùn mín qióng
    成語解釋:
    困:貧困。指國家貧困,人們窮苦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國的上層社會,雖然國困民窮,卻非外國貨不買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紅耳赤。”
    153

    裹糧策馬

    成語拼音:
    guǒ liáng cè mǎ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54

    過路財神

    成語拼音:
    guò lù cái shén
    成語解釋:
    比喻暫時經手大量錢財的人。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光叫我當過路財神,再弄鬼搗棒槌可不成。”
    155

    國利民福

    成語拼音:
    guó lì mín fú
    成語解釋:
    利:利益。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5回:“如車有轍,如舟有舵,無旁撓,無中阻,以專趨國利民福之一途。”
    156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成語拼音: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
    成語解釋: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157

    裹糧坐甲

    成語拼音:
    guǒ liáng zuò jiǎ
    成語解釋:
    攜帶干糧,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裝,準備迎戰。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軍掩晉上軍。趙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
    158

    過門不入

    成語拼音:
    guò mén bù rù
    成語解釋: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159

    過目不忘

    成語拼音:
    guò mù bù wàng
    成語解釋:
    看過一遍就不會忘記;形容記憶力強;也形容給人的印象深刻。
    成語出處:
    《晉書 苻融載記》:“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
    160

    過目成誦

    成語拼音:
    guò mù chéng sòng
    成語解釋:
    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誦。形容記憶力極強。
    成語出處:
    《宋史 劉恕傳》:“恕少穎悟,書過目即成誦。”
    * guo成語,guo的成語,帶g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