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uo的成語 (556個)

    481

    殃國禍家

    成語拼音:
    yāng guó huò jiā
    成語解釋:
    殃:造禍為害。使國家家庭受到禍害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衍《凈業賦》:“前輪折軸,后車覆軌,殃國禍家,亡身絕祀。”
    482

    益國利民

    成語拼音:
    yì guó lì mín
    成語解釋:
    對國家、對人民都有利。
    成語出處:
    《周書·文帝紀下》:“參考變通,可以益國利民便時適治者,為二十四新制。”
    483

    有國難投

    成語拼音:
    yǒu guó nán tóu
    成語解釋:
    有國家卻不能回去。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我這里叫盡屈有誰來分剖,送的我眼睜睜有國難投。”
    484

    言過其實

    成語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言:語言;過:超過;越過;實:實際。原指言語不實;超過自己的實際能力。現多指說話說得過分夸張、不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485

    譽過其實

    成語拼音:
    yù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譽:聲譽,聲名。名聲超過了其人的實際情況
    成語出處:
    《晉書·王羲之傳》:“此數子者,皆譽過其實。”
    486

    憂國如家

    成語拼音:
    yōu guó rú jiā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國事,就像憂慮家事一樣
    成語出處:
    漢·漢成帝《賜翟方進冊》:“君其孰念詳計,塞絕奸原,憂國如家,務便百姓,以輔冊。”
    487

    掩過飾非

    成語拼音:
    yǎn guò shì fēi
    成語解釋:
    猶言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
    成語出處:
    李廣田《〈散文三十篇〉序》:“他們想占有一切,他們的手不用以創造,而用以掩過飾非。”
    488

    一國三公

    成語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語解釋:
    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489

    云過天空

    成語拼音:
    yún guò tiān kō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已經過去,一切恢復平靜。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把一樁驚風駭浪的大案,辦得來云過天空。”
    490

    雨過天青

    成語拼音:
    yǔ guò tiān qīng
    成語解釋:
    雨后轉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成語出處:
    明 謝肇淛《文海披沙記》:“陶器,紫窯最古,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云:‘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491

    雨過天晴

    成語拼音:
    yǔ guò tiān qíng
    成語解釋:
    大雨過后天轉晴了。比喻情況由壞變好或政治從黑暗到光明。
    成語出處:
    明 謝肇淛《文海披沙記》:“陶器,紫窯最古,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云:'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492

    憂國忘家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成語出處:
    《后漢書·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國忘家,忠孝彰著。”
    493

    憂國忘私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sī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國事,忘記了私事
    成語出處:
    《古文苑·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忘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
    494

    憂國忘身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憂:憂慮。一心憂慮國事,忘了自身安危
    成語出處:
    《晉書·淮南忠壯王允傳》:“故淮南王允忠考篤誠,憂國忘身,討亂奮發,幾于克捷。”
    495

    憂國恤民

    成語拼音:
    yōu guó xù mín
    成語解釋:
    恤:體恤。憂慮國事,體恤百姓
    成語出處:
    漢·徐幹《中論·譴交》:“文書委于官曹,系囚積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國恤民,謀道講德也。”
    496

    憂國憂民

    成語拼音:
    yōu guó yōu mín
    成語解釋:
    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497

    掩過揚善

    成語拼音:
    yǎn guò yáng shàn
    成語解釋:
    同“掩惡揚善”。
    成語出處:
    《漢書·丙吉傳》:“[丙吉]于官屬掾吏,務掩過揚善。”
    498

    一摑一掌血

    成語拼音:
    yī guó yī zhǎng xuè
    成語解釋:
    摑:用巴掌打。打一掌出現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見影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謂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直是恁地。”
    499

    一鍋煮

    成語拼音:
    yī guō zhǔ
    成語解釋:
    比喻不分彼此,一樣看待或處理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對具體人應作具體分析,把他們都當作叛亂分子一鍋煮,可能越鬧越亂。”
    500

    一鍋粥

    成語拼音:
    yī guō zhōu
    成語解釋:
    形容一團糟
    成語出處:
    柯崗《逐鹿中原》第七章:“一進城就搞成了一鍋粥,四處亂鉆。”
    * guo成語,guo的成語,帶g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