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的成語 (266個)
-
121
回光反照
- 成語拼音: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成語解釋: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成語出處:
-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
122
回光返照
- 成語拼音: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成語解釋:
- 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間發光的現象。比喻人臨死前忽然一陣短暫的神志清醒或精神興奮。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現的短暫的興旺現象。
- 成語出處:
-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
123
花光柳影
- 成語拼音:
- huā guāng liǔ yǐng
- 成語解釋:
- 鮮花煥彩生光,柳綠垂條弄影。形容春天的美麗景色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花光柳影,鳥語溪聲。”
-
124
紅光滿面
- 成語拼音:
- hóng guāng mǎn m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的氣色好,臉色紅潤,滿面光彩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37回:“嘴邊銜著牙嘴香煙,鼻端架著墨晶眼鏡,紅光滿面,氣象不同,直上樓頭,東張西望。”
-
125
輝光日新
- 成語拼音:
- huī guāng rì xīn
- 成語解釋:
- 指一個人在道德、文學、藝術等方面日有長進
- 成語出處:
- 《周易 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
-
126
暉光日新
- 成語拼音:
- huī guāng rì xīn
- 成語解釋:
- 指進德修業不懈,日日更新
- 成語出處:
- 《隸釋 漢度尚碑》:“令聞彌崇,暉光日新。”
-
127
湖光山色
- 成語拼音:
- hú guāng shān sè
- 成語解釋: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成語出處:
- 宋 吳自牧《夢梁錄》:“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鐘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為天下冠。”
-
128
和光同塵
- 成語拼音:
- hé guāng tó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和;同:一起;混同;光:榮耀;塵:塵俗。指把光榮與塵濁同樣看待。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塵。”
-
129
火光燭天
- 成語拼音:
- huǒ guāng zhú tiān
- 成語解釋:
-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勢極大(多指火災)。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海志》:“火光燭天,海水如沸,此來得見海戰,尤奇。”
-
130
赫赫之光
- 成語拼音:
- hè hè zhì guāng
- 成語解釋:
- 赫赫:顯著貌。原指太陽的光明亮清晰。后比喻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聲勢。
- 成語出處:
- 漢 楊雄《法言 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
-
131
晦跡韜光
- 成語拼音:
- huì jì tāo guāng
- 成語解釋:
- 晦、韜:隱藏;跡:蹤跡;光:指才華。指將自己的才華隱藏起來,不使外露。
- 成語出處:
- 元 王仲元《江兒水 嘆世》:“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跡韜光計。”
-
132
化日光天
- 成語拼音:
- huà rì guāng tiān
- 成語解釋:
- ①謂太平盛世。②比喻眾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場合。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太平詔書》:“堯、舜化日光天,由為君能正;禹、稷身顯后狂,由為臣能正。”
-
133
渾俗和光
- 成語拼音:
- hún sú hé guāng
- 成語解釋:
- 渾俗:與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鋒芒,與世無爭。也比喻無能,不中用。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
-
134
混俗和光
- 成語拼音:
- hùn sú hé guāng
- 成語解釋:
- 同于塵俗,不露鋒芒。謂不求特異,與世無爭。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李云卿》第一折:“貧僧混俗和光,常于鬧市之中,口發狂言,串拖二八金錢,每與孩童嬉戲游玩,人皆見而惡之。”
-
135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 成語拼音:
- hé shì zhī bì,yè guāng zhī zhū
- 成語解釋:
- 和氏:春秋時楚人卞和;璧:玉器。指世上罕有的珍寶
- 成語出處:
- 晉·劉琨《答盧諶詩一首并書》:“和氏之璧,焉得獨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隨掌?”
-
136
經多見廣
- 成語拼音:
- jīng duō jiàn guǎng
- 成語解釋:
- 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特別對制造兵器的知識很豐富,可說是經多見廣。”
-
137
見多識廣
- 成語拼音: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成語解釋:
-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
138
金光燦爛
- 成語拼音:
- jīn guāng càn làn
- 成語解釋:
- 具有金色的光澤或光輝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三卷:“孟良驟馬趕上,掄斧劈面砍去,只見金光燦爛,不能傷之。”
-
139
吉光鳳羽
- 成語拼音:
- jí guāng fèng yǔ
- 成語解釋:
- 吉光與鳳凰的毛羽。比喻藝術珍品。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題三吳楷法十冊》:“吾所綴集,皆待詔中年以后書,真吉光鳳羽,緝而成裘,后人其寶守之。”
-
140
金光蓋地
- 成語拼音:
- jīn guāng gài dì
- 成語解釋:
- 比喻錢神的本領高強。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平》:“金光蓋地,因使閻摩殿上盡是陰霾;銅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無日月。”何垠注:“金光蓋地,出梵書。此借喻錢神之道術也。”
* guang成語,guang的成語,帶gu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