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的成語 (345個)
-
221
牛黃狗寶
- 成語拼音:
- niú huáng gǒu bǎo
- 成語解釋:
- 牛黃,牛膽囊中的結石;狗寶,狗臟器中的凝結物。兩者都是內臟病變的產物,因以喻壞透了的心腸。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罷,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兩個的牛黃狗寶掏了出來,再和那潑婦拼了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222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 成語拼音:
-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 成語解釋:
- 烹:煮燒。飛鳥打盡,弓被擱置不用;兔被捕殺后,獵狗則被烹食。比喻事情辦成,功臣被害
- 成語出處:
- 魯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識時務者問:‘如果那時并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漢人也配享太廟……則將如何?’我覺得頗費唇舌。”
-
223
納污藏垢
- 成語拼音:
- nà wū cáng gòu
- 成語解釋:
- 納:容納;垢:污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所最可痛者,舊病未去,新病復來,日積月涂,納污藏垢,馴至良醫束手,岌岌待亡。”
-
224
內外勾結
- 成語拼音:
- nèi wài gōu jié
- 成語解釋:
- 內部與外部暗中相互配合來達到某種目的
- 成語出處:
-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12章:“他領導的那場‘里應外合’的戰斗,居然被安上一個‘內外勾結演苦肉計’的嫌疑。”
-
225
納污含垢
- 成語拼音:
- nà wū hán gòu
- 成語解釋:
- 納:接受;垢:污穢。包藏容納污穢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
226
寧為太平狗,莫作離亂人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tài píng gǒu,mò zuò lí luàn rén
- 成語解釋:
- 寧:寧愿;莫:不。寧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戰亂年代的人。形容人們遭逢亂世的痛苦心情
- 成語出處:
- 元·施君美《幽閨記·偷兒擋路》:“寧為太平狗,莫作離亂人。”
-
227
匿瑕含垢
- 成語拼音:
- nì xiá hán g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長遠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
228
泥豬疥狗
- 成語拼音:
- ní zhū jiè g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任鳳子》第二折:“再誰想泥豬疥狗生涯苦。”
-
229
泥豬癩狗
- 成語拼音:
- ní zhū lài gǒu
- 成語解釋:
- 見“泥豬疥狗”。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天下竟有這等人物!如今看來,我竟成了泥豬癩狗。”
-
230
泥豬瓦狗
- 成語拼音:
- ní zhū wǎ gǒu
- 成語解釋:
- 見“泥豬疥狗”。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個敗類,縱然勢焰薰天,她看著也同泥豬瓦狗。”
-
231
匹夫溝瀆
- 成語拼音:
- pǐ fū gōu dú
- 成語解釋:
-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溝瀆”謂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
- 成語出處:
-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
232
匹婦溝渠
- 成語拼音:
- pǐ fù gōu qú
- 成語解釋:
- 謂拘守普通婦女的小節。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蜃中樓·望洋》:“我偷生不為求瓦全,念玉碎,須明聲價,怎肯做個匹婦溝渠沒帳查。”
-
233
烹狗藏弓
- 成語拼音:
- pēng gǒu cáng gōng
- 成語解釋:
- 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文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以“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勞出力的人拋棄以至殺害。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文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234
判若鴻溝
- 成語拼音:
- pàn ruò hóng gōu
- 成語解釋:
- 判:區別;鴻溝:古代運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漢分界的一條河,比喻事物的界線。形容界限很清楚,區別很明顯。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
235
蓬首垢面
- 成語拼音:
- péng shǒu gòu miàn
- 成語解釋:
- 頭發很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任城王湝傳》:“妃盧氏賜斛斯徵,蓬首垢面,長齋不言笑。”
-
236
蓬頭垢面
- 成語拼音:
- péng tóu gòu miàn
- 成語解釋:
- 蓬:蓬草;散亂 ;垢:污穢;臟。形容頭發散亂臉上很臟。
- 成語出處:
- 《魏書 封軌傳》:“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后為賢?”
-
237
竊鉤盜國
- 成語拼音:
- qiè gōu dào guó
- 成語解釋:
-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成為諸侯。諷刺小盜被殺、大盜竊國的反常現象
- 成語出處:
- 廖仲愷《有感》:“竊鉤盜國將誰咎?扃鐍緘滕只自欺。”
-
238
竊鉤竊國
- 成語拼音:
- qiè gōu qiè guó
- 成語解釋:
-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 成語出處:
- 《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
239
千溝萬壑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u wàn hè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溝壑極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 成語出處:
- 賀敬之《放聲歌唱》:“面前,還有望不斷的千溝萬壑。”
-
240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成語拼音:
-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 成語解釋:
-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 gou成語,gou的成語,帶go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