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ong的成語 (821個)

    381

    鞠躬屏氣

    成語拼音:
    jū gōng bǐng qì
    成語解釋:
    指彎腰曲體,屏住呼吸,一副恭謹畏葸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382

    計功程勞

    成語拼音:
    jì gōng chéng láo
    成語解釋:
    計算功勞。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督撫吳環洲言敬事后食之義書》:“人臣自靖之義,若銖銖兩兩,計功程勞,以責望于上,似非所謂懷仁義以事君者也。”
    383

    矜功伐能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á néng
    成語解釋: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劉劭《人物志 卷下 釋陵人》:“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384

    矜功負氣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ǔ qì
    成語解釋:
    矜:自恃。自以為有功而賭氣。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渾王浚唐彬傳論》:“或矜功負氣,或恃勢驕陵,競構南箕,成茲貝錦。”
    385

    矜功伐善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á shàn
    成語解釋: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成語出處:
    《晉書 段灼傳》:“艾性剛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協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386

    矜功負勝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fù shèng
    成語解釋:
    矜:自以為賢能;負:抑指,享有。自夸有戰功,以為可以獲取勝利
    成語出處:
    《魏書·崔延伯傳》:“延伯矜功負勝,遂唱議先驅。”
    387

    急功好利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ǎo lì
    成語解釋:
    見“急功近利”。
    成語出處:
    清·惲敬《三代因革論》:“而又日見貢之簡略易從,爭趨之以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
    388

    急公好施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ǎo shī
    成語解釋:
    謂熱心公益,樂于施舍。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歙王君墓志銘》:“君雖業鹽,而孝友,急公好施,有遠見,能自樹。”
    389

    急公好義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ào yì
    成語解釋:
    急:急于;公:公眾;好:喜好;義:義舉。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使急公好義者信從,而吝嗇顧錢者不得不聽。”
    390

    鞠躬盡瘁

    成語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
    成語解釋: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成語出處: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391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成語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成語解釋: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斗終身。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392

    鞠躬盡力

    成語拼音:
    jū gōng jìn lì
    成語解釋:
    見“鞠躬盡瘁”。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393

    急功近利

    成語拼音:
    jí gōng jìn lì
    成語解釋: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成語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394

    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成語拼音: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成語解釋:
    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395

    急功近名

    成語拼音:
    jí gōng jìn míng
    成語解釋:
    急于求成,貪圖虛名。
    成語出處:
    《清史稿·高其倬等傳論》:“為政持大體,與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396

    假公濟私

    成語拼音:
    jiǎ gōng jì sī
    成語解釋: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397

    建功立事

    成語拼音:
    jiàn gōng lì shì
    成語解釋:
    猶“建功立業”。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唐·林蘊《上宰相元衡弘靖書》:“見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則幕之。”
    成語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
    398

    建功立業

    成語拼音:
    jiàn gōng lì yè
    成語解釋:
    建:建立;功:功勛;業:事業。建立功勛和事業。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古之圣賢建功立業、興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觀。”
    399

    計功謀利

    成語拼音:
    jì gōng móu lì
    成語解釋:
    計較功名,謀求私利。
    成語出處:
    明·鐘士懋《送鄭先生之昌國訓導序》:“以其計功謀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誼明道之責,譬猶建樛屈之木,而為測景之表。”
    400

    鳩工庀材

    成語拼音:
    jiū gōng pǐ cái
    成語解釋:
    庀:準備;具備。招集工匠;準備材料。
    成語出處:
    唐 李方郁《修中岳廟記》:“豈可不成耶?遂鳩工庀材,四旬而就。”
    * gong成語,gong的成語,帶g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