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ong的成語 (821個)

    281

    公私分明

    成語拼音:
    gōng sī fēn míng
    成語解釋:
    公家的與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成語出處:
    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要敢說真話,反對說假話,不務虛名,多做實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則換人情。”
    282

    公事公辦

    成語拼音:
    gōng shì gōng bàn
    成語解釋:
    公家事按公家規定來辦;不徇私情;不講情面。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2回:“卑職也知道罪無可逭,所以帶印在此,情愿納還此職,只求大帥把這件事公事公辦。”
    283

    公是公非

    成語拼音:
    gōng shì gōng fēi
    成語解釋:
    公認的是非。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天論上》:“人能勝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賞,違之必罰。”
    284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成語拼音: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成語出處:
    朱自清《公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285

    拱手加額

    成語拼音:
    gǒng shǒu jiā é
    成語解釋:
    拱手:雙手合抱致敬;加額:以手加額表祝賀。形容致敬慶賀
    成語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貞集:“一日,海濱侯執帝手私語云云,帝拱手加額曰:‘皇天,皇天!’”
    286

    公私兼顧

    成語拼音:
    gōng sī jiān gù
    成語解釋:
    既照顧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顧到私人的利益。
    成語出處:
    毛澤東《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在公私關系上,就是‘公私兼顧’,或叫‘軍民兼顧’。”
    287

    公私交困

    成語拼音:
    gōng sī jiāo kùn
    成語解釋: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成語出處:
    《明史·食貨志六》:“虛糜干沒,公私交困焉。”
    288

    公私兩便

    成語拼音:
    gōng sī liǎng biàn
    成語解釋:
    對公家私人都便利。
    成語出處:
    《晉書·阮種傳》:“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損益,使公私兩濟者,委曲陳之。”
    289

    公私兩濟

    成語拼音:
    gōng sī liǎng jì
    成語解釋:
    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
    成語出處:
    《晉書 阮種傳》:“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損益,使公私兩濟者,委曲陳之。”
    290

    公私兩利

    成語拼音:
    gōng sī liǎng lì
    成語解釋:
    見“公私兩濟”。
    成語出處:
    《文獻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鬧坊場之地,聽民醞造,納稅之后,從便酤賣,實為公私兩利。”
    291

    拱手讓人

    成語拼音:
    gǒng shǒu ràng rén
    成語解釋:
    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讓給別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為奴仆、附庸。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1回:“明知眾寡不敵,守不住這個青島,但若拱手讓人,殊不甘心。”
    292

    功遂身退

    成語拼音:
    gōng suí shēn tuì
    成語解釋:
    謂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隱不再做官。
    成語出處:
    《老子》:“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293

    攻守同盟

    成語拼音: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成語解釋:
    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中國外交方針私議》:“日本既與英結英日同盟,及日俄戰役方酣,又與韓結日韓攻守同盟。”
    294

    拱手聽命

    成語拼音: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成語解釋:
    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聽從對方的命令,毫無反抗。
    成語出處:
    《明史 陳九疇傳》:“邊臣怵利害,拱手聽命,致內屬番人勾連接引,以至于今。”
    295

    弓上弦,刀出鞘

    成語拼音:
    gōng shàng xián,dāo chū qiào
    成語解釋:
    弦:弓上的牛筋繩子;鞘:裝刀劍的套子。弓張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戰斗準備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1回:“一個個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296

    功首罪魁

    成語拼音:
    gōng shǒu zuì kuí
    成語解釋:
    魁:為首的。功最高,罪最重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朱熹注:“有功者,未有大于五霸;有過者,亦未有大于五霸,故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
    297

    公聽并觀

    成語拼音: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成語解釋:
    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鄒陽傳》:“公聽并觀,垂明當世。”
    298

    躬體力行

    成語拼音:
    gōng tǐ lì xíng
    成語解釋:
    躬體:親身體驗;力行:努力實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成語出處:
    林語堂《讀書救國謬論一束》:“倘是有人不但躬體力行其樂天主義,也只好送入瘋人院妥當。”
    299

    功同賞異

    成語拼音:
    gōng tóng shǎng yì
    成語解釋:
    功:功勞;賞:賞賜。指功勞相同而賞賜卻不同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均刑別則百姓惑。”
    300

    攻無不克

    成語拼音:
    gōng wú bù kè
    成語解釋:
    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成語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 gong成語,gong的成語,帶g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