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ong的成語 (821個)

    221

    功過是非

    成語拼音:
    gōng guò shì fēi
    成語解釋:
    功績與過錯,正確和謬誤
    成語出處:
    鄧小平《對起草的意見》:“實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評價‘文化大革命’,評價毛澤東同志的功過是非。”
    222

    鬼工神力

    成語拼音:
    guǐ gōng shén lì
    成語解釋:
    形容技藝精巧超群,非人力所及
    成語出處:
    元·郝經《趙州石橋》詩:“鬼工神力古未有,地維欲絕不鉤連。”
    223

    功蓋天地

    成語拼音:
    gōng gài tiān dì
    成語解釋:
    蓋:勝過。功績勝過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勞極大
    成語出處:
    漢·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
    224

    共貫同條

    成語拼音:
    gòng guàn tóng tiáo
    成語解釋:
    【解釋】串在同一錢串上,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脈絡連貫,事理相通。
    成語出處:
    【出處】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傳略》:“涕笑皆神之所行,逡巡皆氣之所應,固可于此得吾兄……共貫同條之精爽。”); insert into chengyu VALUES(
    225

    功蓋天下

    成語拼音:
    gōng gài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功勞天下第一。
    成語出處: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李衛公靖》:“其后竟以兵權靜寇難,功蓋天下。”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正此之謂也。”
    226

    功高望重

    成語拼音:
    gōng gāo wàng zhòng
    成語解釋:
    功:功勞,功績。望:名望,聲望。功勞和名望都很大。
    成語出處:
    明·孫梅錫《琴心記·相如受世》:“將軍不必怨悵,你功高望重,不久自明。”
    227

    股肱心腹

    成語拼音:
    gǔ gōng xīn fù
    成語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心腹:親信。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228

    股肱心膂

    成語拼音:
    gǔ gōng xīn lǚ
    成語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心膂:親信。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成語出處:
    《尚書·君樂》:“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229

    供過于求

    成語拼音:
    gōng guò yú qiú
    成語解釋:
    供給的數量比需要的多。
    成語出處: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凡物之所在市也,供過于求,則價格下落。”
    230

    股肱之臣

    成語拼音:
    gǔ gōng zhī chén
    成語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231

    袞袞諸公

    成語拼音:
    gǔn gǔn zhū gōng
    成語解釋:
    袞袞:連續不斷;引申為眾多。眾多身居要職的官僚。
    成語出處:
    唐 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232

    股肱之力

    成語拼音:
    gǔ gōng zhī lì
    成語解釋: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則以死濟之。”
    233

    攻過箴闕

    成語拼音:
    gōng guò zhēn què
    成語解釋:
    指責過錯,針砭缺失。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漢過》:“進則切辭正論,攻過箴闕;退則端誠杜私,知無不為者。”
    234

    功高震主

    成語拼音:
    gōng gāo zhèn zhǔ
    成語解釋: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235

    躬擐甲胄

    成語拼音:
    gōng huàn jiǎ zhòu
    成語解釋:
    謂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言長官坐鎮軍中親自指揮。
    成語出處:
    《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晉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236

    恭候臺光

    成語拼音:
    gōng hòu tái guāng
    成語解釋:
    恭:恭敬;臺:對人的敬稱;光:光臨。恭敬地等候閣下光臨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敬治薄酒,恭候臺光。”
    237

    恭賀新禧

    成語拼音:
    gōng hè xīn xǐ
    成語解釋:
    禧:吉祥幸福。恭敬地祝賀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賀年的常用語。
    成語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一章:“全都張燈結彩,高懸著‘慶祝元旦’、‘恭賀新禧’之類的大字裝飾。”
    238

    攻乎異端

    成語拼音:
    gōng hū yì duān
    成語解釋:
    乎:等同于介詞“于”;異端:有別于正統思想的教義或主張。指鉆研儒家以外的主張或指對異端的指摘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239

    恭敬不如從命

    成語拼音: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成語解釋:
    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
    成語出處:
    宋 贊寧《筍譜 雜說》:“姑聞而后悔,倍憐新婦。故又諺曰: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
    240

    攻疾防患

    成語拼音:
    gōng jí fáng huàn
    成語解釋:
    匡正過失,防止禍患。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
    * gong成語,gong的成語,帶g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