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gao的成語 (565個)

    261

    高屋建瓴

    成語拼音:
    gāo wū jiàn líng
    成語解釋: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262

    高文雅典

    成語拼音:
    gāo wén yǎ diǎn
    成語解釋:
    雅:雅正;典:典籍。高深的文章,雅正的典籍
    成語出處:
    惲代英《致沈葆秀書》:“自然之情中所發自然之文,較高文雅典尤有價值多多也。”
    263

    高位重祿

    成語拼音:
    gāo wèi zhòng lù
    成語解釋:
    見“高位厚祿”。
    成語出處:
    宋·蘇軾《策略五》:“圣人知其然,是以去苛禮而務至誠,黜虛名而求實效,不愛高位重祿以致山林之士。”
    264

    告往知來

    成語拼音:
    gào wǎng zhī lái
    成語解釋:
    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系,據此知彼。
    成語出處:
    《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265

    高姓大名

    成語拼音:
    gāo xìng dà míng
    成語解釋:
    詢問人家姓名時的客氣用語。同“高名大姓”。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五回:“宋江、花榮慌忙下馬,扶起那兩位壯士道:‘且請問二位壯士高姓大名?’”
    266

    廣袖高髻

    成語拼音:
    guǎng xiù gāo jì
    成語解釋:
    寬大的衣袖,高聳的發髻。形容風俗奢靡
    成語出處:
    漢《童謠》:“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用匹帛。”
    267

    槁形灰心

    成語拼音:
    gǎo xíng huī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身體衰弱,意志消沉。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鹿門所見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嘗見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268

    槁項黃馘

    成語拼音:
    gǎo xiàng huáng xù
    成語解釋:
    杭:枯干;項:頸項;馘:臉。頸項枯瘦,面色蒼黃。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列御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269

    槁項黧馘

    成語拼音:
    gǎo xiàng lí guó
    成語解釋:
    見“槁項黃馘”。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選舉論上》:“孰知夫二百年來,聰明才杰之資,迍邅場屋,槁項黧馘以老死牖下者,肩相至也。”
    270

    槁項沒齒

    成語拼音:
    gǎo xiàng méi chǐ
    成語解釋:
    頸枯齒落。年老貌。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鍥洨濱遺書序》:“是時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項沒齒,冀得當于一試。”
    271

    高懸秦鏡

    成語拼音:
    gāo xuán qín jìng
    成語解釋:
    秦鏡:秦始皇時的能照見人心善惡的鐿子。高掛能照見人心善惡的鏡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斷案公正,執法嚴明。
    成語出處:
    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三卷:“(咸陽宮)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272

    高下其手

    成語拼音:
    gāo xià qí shǒu
    成語解釋:
    猶言上下其手。
    成語出處:
    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官制》:“五代以來,諸州馬步軍虞侯以衙校為之,太祖慮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參軍,以進士、‘九經’及第人充之。”
    273

    高下任心

    成語拼音:
    gāo xià rèn xīn
    成語解釋:
    見“高下在心”。
    成語出處:
    《晉書·王敦傳》:“進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劉隗)比。”
    274

    高翔遠引

    成語拼音:
    gāo xiáng yuǎn yǐn
    成語解釋:
    形容避世隱居。
    成語出處:
    漢·孔融《與曹操論盛孝章書》:“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275

    高翔遠翥

    成語拼音:
    gāo xiáng yuǎn zhù
    成語解釋:
    翔:回旋而飛;翥:飛舉。形容避世隱居
    成語出處:
    宋·范仲淹《靈鳥賦》:“靈鳥靈鳥爾之為禽兮,何不高翔而遠翥,何為號呼于人兮。”
    276

    高下在口

    成語拼音:
    gāo xià zài kǒu
    成語解釋:
    猶言信口雌黃。
    成語出處:
    《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叢猥,老胥抱文書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異時長官漫不省察,謹占署而已。”
    277

    高下在手

    成語拼音:
    gāo xià zài shǒu
    成語解釋:
    同“高下其手”。
    成語出處:
    宋·葉適《觀文殿學士知樞密院事陳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爭,寧亟去,無茍徇,亦以此見排于俗。”
    278

    高下在心

    成語拼音:
    gāo xià zài xīn
    成語解釋:
    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況,采取適當辦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處理事情。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
    279

    龜厭不告

    成語拼音:
    guī yàn bù gào
    成語解釋:
    指屢加龜卜,致使龜靈厭惡,不再以吉兇告人。比喻很有效的東西,過度使用也會失靈。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280

    高義薄云

    成語拼音:
    gāo yì bó yún
    成語解釋: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達的內容很有意義。后形容人很講義氣。
    成語出處:
    《宋書 謝靈運傳論》:“賈誼、相如振芳塵于后,英辭潤金石,高義薄云天。”
    * gao成語,gao的成語,帶g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