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u的成語 (1761個)

    1741

    子為父隱

    成語拼音:
    zǐ wéi fù yǐn
    成語解釋:
    兒子幫父親隱瞞惡跡。這是封建綱常禮教所提倡的。
    成語出處:
    《論語·子路》:“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漢·桓寬《鹽鐵論·周秦》:“聞子為父隱,父為子隱,未聞父子之相坐也。”
    1742

    作威作福

    成語拼音:
    zuò wēi zuò fú
    成語解釋:
    作威:橫行霸道;作福:奢侈享樂。原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現形容耀武揚威;橫行霸道。
    成語出處:
    《尚書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1743

    做小伏低

    成語拼音:
    zuò xiǎo fú dī
    成語解釋: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成語出處: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勸芳醑,將一杯滿飲醉模糊。”
    1744

    做小服低

    成語拼音:
    zuò xiǎo fú dī
    成語解釋:
    形容低聲下氣,甘居人下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順,甘于做小服低。”
    1745

    眾心歸附

    成語拼音:
    zhòng xīn guī fù
    成語解釋:
    歸:歸附,趨向。眾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眾中威望很高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一卷:“隨世宗征伐,屢建大功,眾心歸附。”
    1746

    知心可腹

    成語拼音:
    zhī xīn kě fù
    成語解釋:
    可:合宜。彼此了解,情投意合
    成語出處:
    元·王曄《折桂令·問黃肇》曲:“怕不你身上知心可腹,爭知他根前似水如魚。”
    1747

    招降納附

    成語拼音:
    zhāo xiáng nà fù
    成語解釋:
    招:招引;納:接納;附:歸附。指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擴充勢力
    成語出處:
    《元史·來阿八赤傳》:“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納附,勿縱士卒侵掠。”
    1748

    枝葉扶疏

    成語拼音:
    zhī yè fú shū
    成語解釋:
    扶疏:繁茂紛披的樣子。形容樹木長勢良好;頗為繁盛。也可用來形容家族繁盛;子孫滿堂。還可用來形容文章內容充實。
    成語出處:
    漢 揚雄《解嘲》:“顧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葉扶疏,獨說數十余萬言。”
    1749

    枝葉扶蘇

    成語拼音:
    zhī yè fú sū
    成語解釋:
    見“枝葉扶疏”。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種梨》:“萬目攢視,見有勾萌出,漸大;俄成樹,枝葉扶蘇,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累累滿樹。”
    1750

    支葉扶疏

    成語拼音:
    zhī yè fú shū
    成語解釋:
    形容樹木長勢良好,頗為繁盛。也形容家族繁盛,子孫滿堂,還可形容文章內容充實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武五子傳》:“高皇帝,覽蹤跡,觀得失,見秦建本非是,故改其路,規土連城,布王子孫,是以支葉扶疏,異姓不得間也。”
    1751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成語拼音: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語解釋: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語出處: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1752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成語拼音: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語解釋:
    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成語出處:
    程樹榛《大學時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是個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眉目來。”
    1753

    左宜右有

    成語拼音:
    zuǒ yí yòu fú
    成語解釋:
    宜:適宜,適合。形容多才多藝,什么都能做。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裳裳者華》:“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1754

    左縈右拂

    成語拼音:
    zuǒ yíng yòu fú
    成語解釋:
    左收卷,右拂拭。比喻輕而易舉,或技藝精湛。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諸侯,左縈而右拂之,可一旦而盡也。”
    1755

    重作馮婦

    成語拼音:
    zhòng zuò féng fù
    成語解釋:
    表示人又重操舊業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反漫談》:“曾經有一位總長,聽說他的出來就職,是因為某公司要來立案,表決時可以多一個贊成者,所以重作馮婦的。”
    1756

    再作馮婦

    成語拼音:
    zài zuò féng fù
    成語解釋:
    再作:重做;馮婦:人名。比喻再干舊行業。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
    1757

    置之弗論

    成語拼音:
    zhì zhī fú lùn
    成語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放在那兒不管
    成語出處:
    魯迅《無常》:“鬼神之事,難言之矣,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
    1758

    輾轉伏枕

    成語拼音:
    zhǎn zhuǎn fú zhěn
    成語解釋:
    輾轉:同“展轉”,形容心有所思,臥不安席的樣子;伏枕:伏臥在枕頭上。形容思緒過多,不能入睡
    成語出處:
    《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1759

    載舟覆舟

    成語拼音:
    zài zhōu fù zhōu
    成語解釋:
    載:承載;覆:顛覆;傾覆。民眾如同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民心向背決定國家存亡的作用。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1760

    知子莫若父

    成語拼音:
    zhī zǐ mò ruò fù
    成語解釋:
    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了。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fu成語,fu的成語,帶f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