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u的成語 (1761個)

    1661

    壓寨夫人

    成語拼音:
    yā zhài fū rén
    成語解釋:
    指山寨頭領的妻子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如今孫飛虎將半萬賊兵圍住寺門,道你‘眉黛青顰,蓮臉生春,似傾國傾城的太真’,要擄你做壓寨夫人。”
    1662

    言者弗知

    成語拼音:
    yán zhě fú zhī
    成語解釋:
    見“言者不知”。
    成語出處: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1663

    拽欛扶犁

    成語拼音:
    zhuāi bà fú lí
    成語解釋:
    拽:用力拉。指以種田為業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偏不肯拽欛扶犁,常只是拋了農器演武藝。”
    1664

    自備資斧

    成語拼音:
    zì bèi zī fǔ
    成語解釋:
    資斧:旅費、盤纏。指自己準備旅費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3回:“因為上頭提倡游學,所以他自告奮勇,情愿自備資斧,叫兒子出洋。”
    1665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1666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1667

    眾川赴海

    成語拼音:
    zhòng chuān fù hǎi
    成語解釋:
    眾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眾多的力量匯集在一起。
    成語出處:
    《隋書·音樂志中》:“天覆地載,成以四時。惟皇是則,比大于茲。群星拱極,眾川赴海。萬宇駿奔,一朝咸在。”
    1668

    子承父業

    成語拼音:
    zǐ chéng fù yè
    成語解釋: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利山和尚》:“僧問:不歷僧只獲法身,請師直指。師云:子承父業。”
    1669

    甑塵釜魚

    成語拼音:
    zēng chén fǔ yú
    成語解釋:
    甑里積了灰塵,鍋里生了蠹魚。形容窮困斷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獨行傳 范冉》:“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莢蕪。”
    1670

    招財納福

    成語拼音:
    zhāo cái nà fú
    成語解釋:
    納:享受。發財享福
    成語出處:
    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見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個掌管招財納福的天使,人們一定要出高價來買,就問值多少錢。”
    1671

    坐吃享福

    成語拼音:
    zuò chī xiǎng fú
    成語解釋:
    呆板單調地生活,消極地,被動地生活,光吃和生長,別的什么也不干
    成語出處:
    1672

    逐臭之夫

    成語拼音:
    zhú chòu zhī fū
    成語解釋:
    比喻嗜好怪癖,與眾不同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茝蓀蕙之芳,眾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1673

    載沉載浮

    成語拼音:
    zài chén zài fú
    成語解釋:
    在水中上下沉浮。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1674

    再當馮婦

    成語拼音:
    zài dāng féng fù
    成語解釋:
    晉國人馮婦,善于打虎,后來不干了。有一次看見一群人在捉老虎,但不敢向前。于是他上前去打。比喻重操舊業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時局在大動蕩,我的心境在別種意義上也在大動蕩。我自己實在是不愿意再當馮婦。”
    1675

    擲地賦聲

    成語拼音:
    zhì dì fù shēng
    成語解釋:
    見“擲地金聲”。
    成語出處:
    明·鄭若庸《玉玦記·赴試》:“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擲地賦聲難比。”
    1676

    再蹈覆轍

    成語拼音:
    zài dǎo fù zhé
    成語解釋:
    再:重復;蹈:踩、踏;轍:車跡、道路。重復走翻車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訓
    成語出處:
    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輯·曼陀羅華》:“這也是一種經驗呢,我們都是年青人,將來還有生育的機會,我們可以不再蹈覆轍了。”
    1677

    周而復始

    成語拼音:
    zhōu ér fù shǐ
    成語解釋:
    繞完一圈;又從頭開始。指循環往復。周:環繞一圈;復:又、再。
    成語出處:
    《文子 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
    1678

    周而復生

    成語拼音:
    zhōu ér fù shēng
    成語解釋:
    周:環繞一周;復:又。轉了一圈又一圈,不斷循環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律書》:“故曰音始于宮,窮于角;數始于一,終于十,成于三;氣始于冬至,周而復生。”
    1679

    終而復始

    成語拼音:
    zhōng ér fù shǐ
    成語解釋:
    不斷地循環往復。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說山訓》:“通于學者若車軸,轉轂之中,不運于己,與之致千里,終而復始,轉無窮之源。”
    1680

    自負不凡

    成語拼音:
    zì fù bù fán
    成語解釋:
    自恃高明,不同尋常。
    成語出處:
    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寧癸丑歲直宿崇文院……夢覺時禁中已鳴鐘,平甫頗自負不凡,為詩記之。’”
    * fu成語,fu的成語,帶f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