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u的成語 (1761個)

    1581

    衣冠輻輳

    成語拼音:
    yī guān fú còu
    成語解釋:
    衣冠:古代士人階層以上戴冠;輻輳:車輻聚集。指聚集一處。比喻達官顯宦匯聚一處
    成語出處:
    唐·楊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金城北峙,玉關西候,山澤駢羅,衣冠輻輳。”
    1582

    仰觀俯察

    成語拼音:
    yǎng guān fǔ chá
    成語解釋:
    仰:抬起頭;俯:低下頭,彎下腰。指多方或仔細觀察。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1583

    以功覆過

    成語拼音:
    yǐ gōng fù guò
    成語解釋: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據傳》:“據以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過,棄瑕取用,舉清厲濁,足以沮功。”
    1584

    余膏剩馥

    成語拼音:
    yú gāo shèng fù
    成語解釋:
    見“殘膏剩馥”。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景道》:“景道喜丹青,而無貴公子氣,蓋亦余膏剩馥所沾丐而然。”
    1585

    因禍得福

    成語拼音:
    yīn huò dé fú
    成語解釋:
    因遭遇災禍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對禍患處理得當;壞事變成了好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越王勾踐棲于會稽,復殘強吳而霸天下,此皆因禍為福,轉敗為功者也。”
    1586

    飲河滿腹

    成語拼音:
    yǐn hé mǎn fù
    成語解釋:
    比喻人應知足,貪多無益。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1587

    因禍為福

    成語拼音:
    yīn huò wéi fú
    成語解釋:
    變壞事為好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1588

    擿奸發伏

    成語拼音:
    yuán jiān fā fú
    成語解釋:
    揭露舉發隱秘的奸人和壞事。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倉慈傳》:“或哀矜折獄,或推誠惠愛,或治身清白,或擿奸發伏,咸為良二千石。”
    1589

    余燼復燃

    成語拼音:
    yú jìn fù rán
    成語解釋:
    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同“死灰復燃”。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復從火后創出奇論,幾使余燼復燃,燒天灼地。”
    1590

    延頸就縛

    成語拼音:
    yán jǐng jiù fù
    成語解釋:
    延:伸;就:接受;縛:捆綁。伸出脖子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5回:“今者朝廷遣將軍前來收捕,本合延頸就縛。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負罪交鋒,誤犯虎威,敢乞恕罪。”
    1591

    云集景附

    成語拼音:
    yún jí jǐng fù
    成語解釋:
    見“云集景從”。
    成語出處:
    汪東《正明夷〈法國革命史論〉》:“中國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儀,各方響應,云集景附,勢必大強于法。”
    1592

    一決勝負

    成語拼音:
    yī jué shèng fù
    成語解釋:
    進行最后的較量以決定高下。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與王介甫書》:“介甫之意,必欲力戰天下之人,與之一決勝負,不復顧義理之是非,生民之憂樂,國家之安危。”
    1593

    蠅集蟻附

    成語拼音:
    yíng jí yǐ fù
    成語解釋:
    猶蠅營蟻聚。比喻不顧謙恥,趨炎附勢,到處鉆營。
    成語出處:
    《明史 閹黨傳 崔呈秀》:“暮夜乞憐者,莫不緣呈秀以進,蠅集蟻附,其門如市。”
    1594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成語拼音:
    yǐ jǐ zhī xīn,dù rén zh fù
    成語解釋: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藝林學山八》:“楊(楊慎)以朱(朱熹)忌而毀之,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1595

    以渴服馬

    成語拼音:
    yǐ kě fú mǎ
    成語解釋:
    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造父為齊王駙駕,以渴服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駕于圃駕于圃中。’造父驅車入圃,馬見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馬久矣,今馬見池,馯而走,雖造父不能治……”
    1596

    引律比附

    成語拼音:
    yǐn lǜ bǐ fù
    成語解釋:
    古代法律用語。援引律令,類比定罪。
    成語出處:
    《明律·名例·刑律》:“凡律令該載不盡事理,若斷罪而無正條者,引律比附。”
    1597

    疑鄰盜斧

    成語拼音:
    yí lín dào fǔ
    成語解釋: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1598

    以理服人

    成語拼音:
    yǐ lǐ fú rén
    成語解釋:
    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599

    以力服人

    成語拼音:
    yǐ lì fú rén
    成語解釋:
    服:制服。用強力使人服從。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600

    一路福星

    成語拼音:
    yī lù fú xīng
    成語解釋:
    路:本為宋代的行政區域名,后指道路;福星:歲星。原指一個行政區域為民謀福的好長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話。
    成語出處:
    清 范寅《越諺》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順風,送遠行語。”
    * fu成語,fu的成語,帶f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