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的成語 (1761個)
-
121
崇雅黜浮
- 成語拼音:
- chóng yǎ chù fú
- 成語解釋:
- 謂在文風上崇尚雅正,擯棄浮華。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文藝傳序》:“玄宗好經術,群臣稍厭雕瑑,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
-
122
陳言膚詞
- 成語拼音:
- chén yán fū cí
- 成語解釋:
- 陳舊而膚淺的言詞。
- 成語出處:
- 馬南邨《燕山夜話·文章長短不拘》:“短文章要能耐讀,必須有精彩新鮮的內容,最好要比長文章更多地解決問題,不為陳言膚詞,不為疏慢之語。”
-
123
蒼蠅附驥尾
- 成語拼音:
- cāng yíng fù jì wěi
- 成語解釋:
- 驥:千里馬。蒼蠅附在千里馬的尾上。比喻依靠他人的名望而出名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司馬貞索隱:“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顏回因孔子而名益彰也。”
-
124
村野匹夫
- 成語拼音:
- cūn yě pǐ fū
- 成語解釋:
-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舊指沒有知識、沒有地位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
125
穿鑿附會
- 成語拼音:
- chuān záo fù huì
- 成語解釋:
- 穿鑿:硬要把講不通的道理講通;附會:把毫無關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強生硬解釋;把沒有意義硬是說成有某種意義。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容齋續筆》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云。”
-
126
穿鑿傅會
- 成語拼音:
- chuān záo fù huì
- 成語解釋:
- 生拉硬扯,牽強解釋
- 成語出處:
- 明·王廷相《答許廷綸》:“與夫五行之學,皆出于異端穿鑿傅會之私,儒者不宜據以解經。”
-
127
錯綜復雜
- 成語拼音:
- cuò zōng fù zá
- 成語解釋:
- 錯:交叉;交錯;綜:合在一起;錯綜:縱橫交叉。交錯綜合;重復雜亂。形容頭緒繁多;情況復雜。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
128
沖州過府
- 成語拼音:
- chōng zhōu guò fǔ
- 成語解釋:
- 見“沖州撞府”。
- 成語出處:
- 《天花雨》第二回:“夫妻一世,沖州過府,在江湖上趕營生。”
-
129
沉舟破釜
- 成語拼音:
- chén zhōu pò fǔ
- 成語解釋:
- 釜,鍋。打破飯鍋,沉掉渡船。表示決一死戰。
- 成語出處:
- 《孫子 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羊而往。”《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
130
鴟張鼠伏
- 成語拼音:
- chī zhāng shǔ f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時而囂張,時而隱蔽。
- 成語出處:
- 《明史·貴州土司傳序》:“蠻人鴟張鼠伏,自其常態。”
-
131
尺竹伍符
- 成語拼音:
- chǐ zhú wǔ fú
- 成語解釋:
- 本指記載軍令、軍功的簿籍和軍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則。亦借指軍隊。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書夷山稿序后》:“吾觀四明蔣先生,羈寓數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筆為詩……味其言如素處顯位者,未嘗有枯悴寒澀這態,是安可謂之窮士乎?”
-
132
沖州撞府
- 成語拼音:
- chōng zhōu zhuàng fǔ
- 成語解釋:
- 沖:向前直闖。州、府:舊時縣以上行政區劃名,泛指大城市、大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二十七回:“他們是沖州撞府,逢場作戲,賠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 又四十回:“我們沖州撞府,那里不曾去!”
-
133
單步負笈
- 成語拼音:
- dān bù fù jí
- 成語解釋:
- 單步:徒步;笈:書箱。形容不怕辛苦個人獨自背著書箱去求學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邴原傳》:“單步負笈,苦身持力。”
-
134
東床坦腹
- 成語拼音:
- dōng chuáng tǎn fù
- 成語解釋:
- 露出肚皮睡在東床;喻指做女婿。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
-
135
單刀赴會
- 成語拼音:
- dān dāo fù huì
- 成語解釋:
- 原指三國名將關羽隨身帶一口大刀和少數隨從在東吳參加宴會。后泛指只身或僅帶少數人去參加有危險的約會。含有贊頌赴會者富有膽略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吾來日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
-
136
打道回府
- 成語拼音:
- dǎ dào huí fǔ
- 成語解釋:
- 指回家
- 成語出處:
-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12章:“將大卸幾塊的槍炮埋在筐下,上面蓋上蓑衣,興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
137
斷脰決腹
- 成語拼音:
- duàn dòu jué fù
- 成語解釋:
- 脰:頸;決:破。殺掉頭,剖開腹。形容慘烈的死難。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楚策一》:“有斷脰決腹,壹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
-
138
大刀闊斧
- 成語拼音:
- dà dāo kuò fǔ
- 成語解釋:
- 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斗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
139
得而復失
- 成語拼音:
- dé ér fù shī
- 成語解釋:
- 復:又,再。剛得到又失去了。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變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復失,與不得同。公以此賀我,實足使我愧赧耳!’”
-
140
大福不再
- 成語拼音:
- dà fú bù zài
- 成語解釋:
- 福:幸福;再:第二次。大福不會再次來臨。指幸運的事情不可期望再來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三年》:“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 fu成語,fu的成語,帶f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