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的成語 (1761個)
-
1121
匹夫之勇
- 成語拼音:
- pǐ fū zhī yǒng
- 成語解釋:
- 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力。
- 成語出處:
- 《國語 越語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
-
1122
片接寸附
- 成語拼音:
- piàn jiē cùn fù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拼硬湊。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且才分不同,思緒各異,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蓋寡,接附者甚眾。”
-
1123
破奸發伏
- 成語拼音:
- pò jiān fā fú
- 成語解釋:
- 揭露隱藏的壞人。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宋故衛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銘》:“徙隴城郡,歷比、駕二部外郎,在郡未幾,破奸發伏,有神明之號。”
-
1124
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
- 成語拼音:
- pín jiàn qīn qī lí,fù guì tā rén hé
- 成語解釋:
- 他人:外人;合:聚合。貧賤時親朋戚友都疏遠你,富貴時素不相識的人都會來巴結你。指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2卷:“有句古詩說得好,道是:‘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賈似道做了國戚,朝廷恩寵曰隆,那一個不趨奉他?”
-
1125
攀龍附鳳
- 成語拼音:
- pān lóng fù fèng
- 成語解釋: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敘傳下》:“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
1126
攀龍附驥
- 成語拼音:
- pān lóng fù jì
- 成語解釋:
- 攀:攀附;驥:好馬。比喻攀附圣賢,歸附俊杰。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吳主孫權傳》:“此言之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 孫權與浩周書》:“當垂宿念,為之先后,使獲攀龍附驥,永自固定。其為分惠,豈有量哉!”
-
1127
賠了夫人又折兵
- 成語拼音:
- péi lē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 成語解釋:
- 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算計別人;反而遭受雙重損失。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
1128
攀鱗附翼
- 成語拼音:
- pān lín fù y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攀龍附鳳。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淵騫》:“攀龍鱗附鳳翼,饌以揚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
-
1129
披裘負薪
- 成語拼音:
- pī qiú fù xīn
- 成語解釋:
-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儀貌之壯,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負薪”為高士孤高清廉,
- 成語出處:
- 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
1130
憑山負海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ān fù hǎi
- 成語解釋:
- 憑:依靠;負:背倚。依憑山巒,背倚大海。形容十分優越的地理條件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憑山負海,東南都會,富庶之邦。”
-
1131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成語拼音: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
- 成語解釋:
- 蓬:蓬草。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1132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成語拼音: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
- 成語解釋:
- 蓬昔日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 成語出處:
-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1133
攀藤附葛
- 成語拼音:
- pān téng fù gě
- 成語解釋:
- 攀附著藤葛前進。極言道路艱難。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8回:“解寶領一支軍,攀藤附葛,爬山越嶺。”
-
1134
披心相付
- 成語拼音:
- pī xīn xiāng fù
- 成語解釋:
-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給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慕容垂載記》:“歃血斷金,披心相付。”
-
1135
擗踴拊心
- 成語拼音:
- pǐ yǒng fǔ xīn
- 成語解釋:
- 擗:以手拍擊胸膛。踴:以足頓地。拊:敲擊。指捶胸頓足,敲擊心口,極盡悲哀。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元后誄》:“四海傷懷,擗踴拊心,若喪考妣。”
-
1136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成語拼音: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 成語解釋:
- 存:存留;附:附著。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1137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成語拼音: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 成語解釋: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1138
否終復泰
- 成語拼音:
- pǐ zhōng fù tai
- 成語解釋:
- 謂厄運終結,好運轉來。
- 成語出處:
- 《晉書·庚亮傳》:“實冀否終而泰,屬運在今。”
-
1139
強兵富國
- 成語拼音:
- qiáng bīng fù guó
- 成語解釋:
- 使兵力強大,國家富足。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上當路論時務書》;“西國之所以講強兵富國者,率以尚器為先。”
-
1140
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
- 成語拼音:
- qióng bù yǔ fù dòu,fù bù yǔ guān dòu
- 成語解釋:
- 窮:窮人;富:富人;斗:爭奪,斗爭;官:官吏。窮人斗爭不過富人,富人斗不過官府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回:“自古道:‘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斗。’況在途路之中,眾人只得隱忍,自行收拾。”
* fu成語,fu的成語,帶f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