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的成語 (1761個)
-
621
腹心股肱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gǔ gōng
- 成語解釋:
- 腹心:心腹,比喻左右親信;股肱:比喻帝王身邊的得力臣子。形容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元帝紀》:“王敦、王導、周頤、刁協并為腹心股肱。”
-
622
負薪構堂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gòu táng
- 成語解釋:
-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后以“負薪構堂”指繼承先人德業。
- 成語出處:
-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
-
623
福星高照
- 成語拼音:
- fú xīng gāo zhào
- 成語解釋:
- 福星:吉祥的星;象征能給人帶來吉祥幸福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保管你這一瞧,就抵得個福星高照。”
-
624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 成語拼音:
- 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ī
- 成語解釋:
- 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
- 成語出處: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625
撫胸呼天
- 成語拼音:
- fǔ xiōng hū tiān
- 成語解釋:
- 撫胸:拍打胸口。拍打胸口大聲叫天。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見君,累然在疚,撫胸呼天,天不我覆。”
-
626
負薪救火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jiù huǒ
- 成語解釋:
- 背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 成語出處:
- 韓非《韓非子 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
-
627
浮想聯翩
- 成語拼音:
- fú xiǎng lián piān
- 成語解釋:
- 浮想:漂浮變幻的想象。聯翩:鳥飛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鳥飛一樣。指思緒連續不斷地涌現出來。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文賦》:“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云之峻。”
-
628
伈伈睍睍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qǔ tū
- 成語解釋:
- 伈伈xǐn:小心恐懼的樣子。睍睍xiàn:也作“伣伣”,眼睛不敢睜大的樣子。小心害怕或低聲下氣的樣子。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明史·鄒智傳》:“及與議事,又唯諾惟謹,伈伈伣伣,若有所不敢,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吏民羞,以偷活于此邪?”
-
629
拊心泣血
- 成語拼音:
- fǔ xīn qì xu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內心悲痛之極。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良吏傳上·薛大鼎》:“請勿攻河東,從龍門直渡,據永豐倉,傳檄遠近,則足食足兵。既總天府,據百二之所,斯亦拊心泣血之計。”
-
630
赴險如夷
- 成語拼音:
- fù xiǎn rú yí
- 成語解釋:
- 赴:投身進去;險:危險;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險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魏書·于什門等傳論》:“史臣曰:‘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
-
631
附下罔上
- 成語拼音:
- fù xià wǎng shàng
- 成語解釋:
-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屬,卻欺騙君上。
- 成語出處:
- 《漢書·武帝紀》:“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此所以勸善黜置業惡也。”
-
632
負心違愿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wéi yuàn
- 成語解釋:
- 負:辜負。辜負和違背自己的心愿。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浩不能忘舊情,乃遣惠寂密告鶯曰:‘浩非負心,實被季父所逼,復與孫氏結親,負心違愿,痛徹心髓。”
-
633
腹心相照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xiāng zhào
- 成語解釋:
- 腹心:內心;照:映照,見。以真心相見。比喻彼此很知心,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一:“這相知只幾樣名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
-
634
負薪之病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zhī bìng
- 成語解釋:
- 負薪:指有病。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臣弘行能不足以稱,素有負薪之病,恐先狗馬填溝壑。”
-
635
伐性之斧
- 成語拼音:
- fá xìng zhī fǔ
- 成語解釋:
- 伐:砍伐;性:性命,生機。砍毀人性的斧頭。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
-
636
繁刑重賦
- 成語拼音:
- fán xíng zhòng fù
- 成語解釋:
- 過重的刑罰和繁多的賦稅。亦作“繁刑重斂”。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東坡志林》第五卷:“齊景公不繁刑重賦,雖有田氏,齊不可取。”
-
637
腹心之患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嚴重的禍患。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與燕接境,彼若擾我城戍,動搖人情,吾千里出征,緩急難應,此亦腹心之患也。”
-
638
父析子荷
- 成語拼音:
- fù xī zǐ hé
- 成語解釋:
- 父劈柴,子擔柴。比喻子孫繼承父輩的未竟之業。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長城縣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銘》:“大丈夫貯蓄材術,樹置功利,鎡基富貴,焯耀家邦,不當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幾何?”
-
639
腹心之疾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腹心:比喻要害處;疾:疾患。比喻要害處的禍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
-
640
負薪之疾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負薪:指有病。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復志賦并序》:“其明年七月,有負薪之疾,退休于居。”
* fu成語,fu的成語,帶f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