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eng的成語 (1531個)

    1361

    遺風余采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cǎi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度文采。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時序》:“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余采,莫與比盛。”
    1362

    遺風逸塵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chén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教和超逸的事跡。
    成語出處:
    元·俞希魯《至順鎮江志·人材》:“至于高蹈物表,遠引方外,亦皆清雋卓絕志士,是其遺風逸塵,霑被無極。”
    1363

    有風有化

    成語拼音:
    yǒu fēng yǒu huà
    成語解釋:
    謂有教育意義。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閨塾》:“論《六經》,《詩經》最葩,閨門內許多風雅……有風有化,宜室宜家。”
    1364

    遺風余教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jiào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成語出處:
    宋 葉適《金壇縣重建學記》:“京口常為江南必爭之地,其人以智詐勇力擅名于時,而古人遺風余教無聞焉,何也?”
    1365

    遺風余烈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liè
    成語解釋:
    遺風:前人遺留下來的風尚。余烈:前人的功業。前人流傳下來的功業和風尚。亦作“余業遺烈”、“遺風余韻”。
    成語出處:
    《漢書·禮樂志》:“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臧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風余烈尚猶不絕。”《晉書·劉頌傳》:“如或當身之政,遺風余烈不及后嗣。”
    1366

    移風易俗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sú
    成語解釋:
    移、易:改變;俗:長期積累、沿襲下來的民俗習慣等的總和。指改變舊的風俗習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1367

    遺風余思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sī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情思。
    成語出處:
    唐 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絳即東雍,為守理所,稟參實沉分,氣蓄兩河潤,有陶唐冀遺風余思。”
    1368

    移風易尚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shàng
    成語解釋:
    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同“移風易俗”。
    成語出處:
    明 劉基《〈蘇平仲文集〉序》:“移風易尚之機,實肇于此。”
    1369

    遺風余俗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sú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治安策》:“曩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矣,然其遺風余俗,猶尚未改。”
    1370

    魚封雁帖

    成語拼音:
    yú fēng yàn tiē
    成語解釋:
    泛指書信。
    成語出處:
    《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燕山截,斷魚封雁帖。”《南宮詞紀·絳都春·四時怨別》:“傷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封雁帖。”
    1371

    陽奉陰違

    成語拼音:
    yáng fèng yīn wéi
    成語解釋:
    陽:表面;奉:奉行;遵守;陰:背后;暗里;違:違背。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成語出處:
    明 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后。”
    1372

    余風遺文

    成語拼音:
    yú fēng yí wén
    成語解釋:
    傳留下來的習氣和文章。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而樂松之徒,招集淺陋,故楊賜號為驩兜,蔡邕比之俳優,其馀風遺文,蓋蔑如也。”
    1373

    遺風余習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xí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同“遺風余俗”。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 衛恒》:“學家相傳,四世不墜,盛哉,遂與王謝家遺風余習相季孟也。”
    1374

    遺風余象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xiàng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和法式。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投壺新格》:“古者壺矢之制,揖讓之容,今雖闕焉,然其遺風余象猶仿佛也。”
    1375

    吟風詠月

    成語拼音:
    yín fēng yǒng yuè
    成語解釋:
    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成語出處:
    唐·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詠風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1376

    遺風余韻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yùn
    成語解釋:
    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 治道一》:“此古之君子,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于一時,而其遺風余韻,猶有稱思于后世者也。”
    1377

    遺風余澤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zé
    成語解釋:
    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德澤。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 張彥遠》:“此其遺風余澤,沾馥后人者特非一日。”
    1378

    遺風遺澤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í zé
    成語解釋:
    澤:德澤。前人遺留下來的良好習氣和恩澤
    成語出處:
    宋·蘇軾《母聶氏溫國太夫人外制》:“慈和嚴翼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以濟艱難,其遺風遺澤蓋有存者。”
    1379

    佯風詐冒

    成語拼音:
    yáng fēng zhà mào
    成語解釋:
    猶言裝瘋賣傻。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你個弟子孩兒,吃了兩種酒,佯風詐冒,手之舞之的打我,你敢再來打我么?”
    1380

    移風振俗

    成語拼音:
    yí fēng zhèn sú
    成語解釋:
    改變風氣,振興習俗。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劉祥道傳》:“以去就之官,臨茍且之民,欲移風振俗,烏可得乎?”
    * feng成語,feng的成語,帶f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