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的成語 (1531個)
-
481
奉若神明
- 成語拼音:
- fèng ruò sh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奉:信奉;神明:神靈的總稱。對某人或某事物尊崇信奉得像迷信的人崇信神靈一樣。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
482
奉如神明
- 成語拼音:
- fèng rú sh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象對待神靈那樣崇奉。形容對某人或某種事物極其尊重。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 成語出處:
- 語出《左傳·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
483
逢人說項
- 成語拼音:
- féng rén shuō xi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成語出處:
- 唐 李綽《尚書故實》:“楊祭酒敬之愛才,公心嘗知江表之士項斯。贈詩曰:‘處處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
484
斐然向風
- 成語拼音:
- fěi rán xiàng fēng
- 成語解釋:
- 見“斐然鄉風”。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下》:“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者何也?”
-
485
逢人只說三分話
- 成語拼音:
-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
- 成語解釋: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486
風樹悲
- 成語拼音:
- fēng shù bēi
- 成語解釋:
- 指喪父母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贈友》詩:“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
487
風絲不透
- 成語拼音:
- fēng sī bù tòu
- 成語解釋:
- 透:通過,穿過。風刮不進,雨透不過。形容封閉十分緊密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1回:“村莊本不甚大,三百名官兵……團圓周匝,圍得風絲不透。”
-
488
封豕長蛇
- 成語拼音:
- fēng shǐ cháng shé
- 成語解釋:
- 封:大。豕:豬。大豬和長蛇。比喻兇暴惡毒的大壞蛋。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于楚。”
-
489
豐神綽約
- 成語拼音:
- fēng shén chuò yuē
- 成語解釋:
- 綽約:形容女子體態柔美的樣子。指女子體態柔美豐滿。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那回觀看的,何止挨山塞海,內中有兩個女子,雙鬟高髻,并肩而立。豐神綽約,宛然若并蒂芙蓉。”
-
490
馮生彈鋏
- 成語拼音:
- féng shēng dàn jiá
- 成語解釋:
- 見“馮驩彈鋏”。
- 成語出處:
- 參見“馮驩彈鋏”。
-
491
肺石風清
- 成語拼音:
- fèi shí fēng qīng
- 成語解釋:
-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訴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 成語出處:
- 《周禮·秋官·大司寇》:“凡遠近煢獨老幼之欲有復于上而其長弗達者,立于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于上而罪其長。”
-
492
奉申賀敬
- 成語拼音:
- fèng shēn hè jìng
- 成語解釋:
- 送禮單上的套語,以表達敬賀之意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則割三頭兩省之土地,奉申賀敬,以換我幾個衙門。”
-
493
風聲鶴唳
- 成語拼音:
- fēng shēng hè lì
- 成語解釋: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成語出處:
- 唐 房玄齡《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
494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 成語拼音:
-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 成語解釋:
-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 成語出處:
-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
495
逢山開道
- 成語拼音:
- féng shān kāi dào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路。常與“遇水迭橋”連用。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道,遇水疊橋。”
-
496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 成語拼音:
- féng shān kāi dào,yù shuǐ zào qiáo
- 成語解釋:
- 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奉旨出朝,地動山搖,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
497
逢山開路
- 成語拼音:
- féng shān kāi lù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 成語出處:
-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傍邊轉過一個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山開路,救出趙盾去了。”
-
498
逢山開路,遇水疊橋
- 成語拼音:
-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 成語解釋:
- 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0回:“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
499
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 成語拼音:
-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 成語解釋:
- 逢:遭逢,遇見;迭: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
500
鳳髓龍肝
- 成語拼音:
- fèng suǐ lóng g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珍奇美味。
- 成語出處:
-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藹,消受他鳳髓龍肝;我寸舌應嚼壞,愧沒歸遺兩女子。”
* feng成語,feng的成語,帶f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