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fang的成語 (429個)

    281

    氣血方剛

    成語拼音:
    qì xuè fāng gāng
    成語解釋:
    猶血氣方剛。謂精力正值旺盛。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張慌,等的他那氣血方剛,那其間著志求賢將師道訪,習練的才高智廣,文強武壯。”
    282

    欺以其方

    成語拼音:
    qī yǐ qí fāng
    成語解釋:
    欺:欺騙;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壞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騙別人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283

    如夢方醒

    成語拼音:
    rú mèng fāng xǐng
    成語解釋:
    象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284

    熱情奔放

    成語拼音:
    rè qíng bēn fàng
    成語解釋:
    充滿熱情的,充滿活力、首創精神或應變能力的樣子
    成語出處:
    285

    如日方升

    成語拼音:
    rú rì fāng shēng
    成語解釋:
    方:剛剛。像太陽剛剛升起一樣。比喻正處于興盛階段;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和堅強的生命力。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286

    如日方中

    成語拼音:
    rú rì fāng zhōng
    成語解釋:
    好象太陽正在天頂。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成語出處:
    287

    枘圓鑿方

    成語拼音:
    ruì yuán záo fā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調協,捍格不入。參見“枘鑿方圓”。
    成語出處:
    《好逑傳》第十五回:“不過冥冥中若無作合,則日東月西,何緣相會,枘圓鑿方,入于參差。”
    288

    如醉方醒

    成語拼音:
    rú zuì fāng xǐng
    成語解釋:
    方:剛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剛從沉迷中醒悟過來。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四回:“三藏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
    289

    枘鑿方圓

    成語拼音:
    ruì záo fāng yuán
    成語解釋:
    枘、鑿,榫頭與卯眼。一方一圓,則無法投合。比喻不調協,捍格不入
    成語出處:
    明吾邱瑞《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
    290

    食案方丈

    成語拼音:
    shí àn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食前方丈”。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孝養》:“高臺極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謂孝。”
    291

    十步芳草

    成語拼音:
    shí bù fāng cǎo
    成語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漢 王符《潛夫論 實貢》:“夫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292

    食必方丈

    成語拼音:
    shí bì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食前方丈”。
    成語出處:
    《宋書·劉穆之傳》:“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輒為十人饌。”
    293

    三班六房

    成語拼音:
    sān bān liù fáng
    成語解釋:
    三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
    294

    十步之內,自有芳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
    成語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天奇秀!”
    295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成語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296

    恃才放曠

    成語拼音:
    shì cái fàng kuàng
    成語解釋:
    倚仗著自己的才能而無拘無束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2回:“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297

    上方寶劍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語解釋:
    見“上方劍”。
    成語出處:
    劉心武《鐘鼓樓》第一章:“乃至坐著小轎車來‘御駕親征’、拿著‘上方寶劍’(某大人物開的條子)來當場‘宣諭’。”
    298

    尚方寶劍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成語解釋:
    上方寶劍。比喻極大的權力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一回:“御賜尚方寶劍,先斬后奏,一路上代理民詞。”
    299

    四方八面

    成語拼音:
    sì fā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到處;各個方面。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懷岳禪師》:“忽遇四方八面來怎么生?”宋·楊萬里《過百家渡四絕句》之二:“莫問早行奇絕處,四方八面野香來。”
    300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成語解釋: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湛傳》:“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fang成語,fang的成語,帶f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