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o的成語 (386個)
-
121
多聞強記
- 成語拼音:
- duō wén qiáng jì
- 成語解釋:
-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天臺韶國師法嗣》:“杭州九曲觀音院慶祥禪師,余杭人也,辯才冠眾,多聞強記,時天臺人推為杰出。”
-
122
多聞闕疑
- 成語拼音:
- duō wén què yí
- 成語解釋:
- 闕疑:把疑難問題保留下來,不下判斷。多聽一聽別人的言論,把疑難問題保留下來,暫不下判斷。也指知識淵博而治學嚴謹。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
-
123
多文為富
- 成語拼音:
- duō wén wéi fù
- 成語解釋:
- 以多學知識、技能為富有。
- 成語出處:
- 《禮記·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孔子家語·儒行》:“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而仁義以為土地,不求多積而多文以為富。”
-
124
多行不義必自斃
- 成語拼音:
-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 成語解釋:
- 壞事干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125
多兇少吉
- 成語拼音:
- duō xiōng shǎo jí
- 成語解釋:
- 兇害多,吉利少。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你去后多兇少吉,干這般盡忠竭力。”
-
126
多許少與
- 成語拼音:
- duō xǔ shǎo yǔ
- 成語解釋:
- 答應人家的多,給予人家的少。
- 成語出處:
- 宋·張商英《素書》:“多許少與者怨。”
-
127
奪席談經
- 成語拼音:
- duó xí tán jīng
- 成語解釋:
- 本指講經辯難時,辯勝者奪取他人的坐席。后指見解高明,議論超過當代名流,壓倒眾人。亦作“奪戴憑席”。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戴憑傳》:“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余席。”
-
128
多藝多才
- 成語拼音:
- duō yì duō cái
- 成語解釋:
- 見“多才多藝”。
- 成語出處:
- 《南史·梁紀下·敬帝》:“高祖固天攸縱,聰明稽古,道亞生知,學為博物,允文允武,多藝多才。”
-
129
朵頤大嚼
- 成語拼音:
- duǒ yī dà jiáo
- 成語解釋:
- 朵:動;頤:下巴。動嘴大吃。
- 成語出處:
- 蓋如久處災區之民,草根木皮,凍雀腐鼠,罔不甘之,~。(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第二十九章)
-
130
多言多語
- 成語拼音:
- duō yán duō yǔ
- 成語解釋:
- 謂不該說而說。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六一回:“盧俊義道:‘你婦人家省得什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古禍出師人口,必主吉兇。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語。’”
-
131
多言繁稱
- 成語拼音:
- duō yán fán chēng
- 成語解釋:
- 講話或寫文章,浮詞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風浮華不實。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難言》:“多言繁稱,連類比物,則見以為虛而無用。”
-
132
多言或中
- 成語拼音:
- duō yán huò zhōng
- 成語解釋:
- 或:有的。中:正好對上。指多方面討論之,有的可能中的。
- 成語出處:
- 《云笈七簽》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幾于此者,要在細求真訣,務以師授,不可以諛聞淺說、多言或中之義,所希企及矣。”
-
133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成語拼音:
-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四五回:“你說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134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成語拼音:
-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二回:“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
-
135
多言數窮
- 成語拼音:
- duō yán shuò qióng
- 成語解釋:
-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時。
- 成語出處:
- 《老子》:“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136
墮云霧中
- 成語拼音:
- duò yún wù zhōng
- 成語解釋:
- 墮: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霧中間。比喻迷惑不解。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
-
137
多魚之漏
- 成語拼音:
- duō yú zhī lòu
- 成語解釋:
- 《左傳·僖公二年》:“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杜預注:“多魚,地名……《傳》言貂于此始擅貴寵,漏泄桓公軍事,為齊亂張本。”后以“多魚之漏”指泄漏軍事機密。
- 成語出處:
- 《左傳·僖公二年》:“齊寺人貂始漏師於多魚。”杜預注:“多魚,地名……《傳》言貂於此始擅貴寵,漏洩桓公軍事,為齊亂張本。”
-
138
墮甑不顧
- 成語拼音:
- duò zèng bù gù
- 成語解釋:
- 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
139
躲災避難
- 成語拼音:
- duǒ zāi bì nàn
- 成語解釋:
- 躲:逃避;避:避開。閃躲與逃避災難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今日權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
-
140
多災多難
- 成語拼音:
- duō zāi duō nàn
- 成語解釋:
- 指災難深重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間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災多難,他經常嘆息而至于流眼淚。”
* duo成語,duo的成語,帶du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