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uan的成語 (436個)

    141

    斷袖之寵

    成語拼音:
    duàn xiù zhī chǒng
    成語解釋:
    斷:截斷;寵:寵愛,寵幸。指男子搞同性戀的行徑,指男寵。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142

    斷袖之癖

    成語拼音:
    duàn xiù zhī pǐ
    成語解釋:
    指男子搞同性戀的丑惡行徑。
    成語出處:
    《漢書·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143

    斷弦再續

    成語拼音:
    duàn xián zài xù
    成語解釋:
    斷弦:指喪妻;續:連接。比喻男子妻死后再娶
    成語出處:
    明·熊龍峰《四種小說·張生彩鸞燈傳》:“二人缺月重圓,斷弦再續,大喜不勝。”
    144

    斷垣殘壁

    成語拼音:
    duàn yuán cán bì
    成語解釋:
    形容房屋倒塌殘破的景象。
    成語出處:
    徐遲《火中的鳳凰》:“灰紅的火焰漸漸熄滅,留下一片瓦礫場,斷垣殘壁。”
    145

    斷雨殘云

    成語拼音:
    duàn yǔ cán yún
    成語解釋:
    比喻男女恩愛中絕,歡情未能持續。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獻發》:“想春游春,從曉和昏,豈知有斷雨殘云。”
    146

    斷雁孤鴻

    成語拼音:
    duàn yàn gū hóng
    成語解釋:
    鴻:鴻雁。離了群的孤獨大雁。比喻孤身獨處,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成語出處:
    明·張鳳翼《紅拂記·楊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斷雁孤鴻,可曾尋偶否?”
    147

    斷羽絕鱗

    成語拼音:
    duàn yǔ jué lín
    成語解釋:
    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成語出處:
    元·柯丹邱《荊釵記·套書》:“因科舉離鄉半春,從別后斷羽絕鱗。今日天教遇你們,趁良使附歸音信。”
    148

    短衣匹馬

    成語拼音:
    duǎn yī pǐ mǎ
    成語解釋:
    短衣:短裝。古代為平民、士兵等服裝。穿著短衣,騎一匹駿馬。形容士兵英姿矯健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149

    短垣自逾

    成語拼音:
    duǎn yuán zì yú
    成語解釋:
    垣:短墻;逾:越過。自己越過短墻。舊比喻親身違背禮制法度。
    成語出處:
    《國語·吳語》:“今君掩王東海,以淫名聞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150

    短針攻疽

    成語拼音:
    duǎn zhēn gōng jū
    成語解釋:
    攻:醫治;疽:毒瘡。用短針去治療毒瘡。比喻措施不力,是不能取得效果的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大論》:“設禮修文,有似窮醫,欲以短針而攻疽。”
    151

    斷章截句

    成語拼音:
    duàn zhāng jié jù
    成語解釋: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成語出處:
    《宋史 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152

    斷子絕孫

    成語拼音:
    duàn zǐ jué sūn
    成語解釋:
    指沒有子孫后代。多用作詛咒語。
    成語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執柯》:“你再不娶親,我只愁你斷子絕孫誰拜墳。”
    153

    短中取長

    成語拼音:
    duǎn zhōng qǔ cháng
    成語解釋:
    指于一般中選擇比較好的。
    成語出處:
    明 于謙《備邊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計邊務,伏乞圣斷。于短中取長而行之。”
    154

    斷織勸學

    成語拼音:
    duàn zhī quàn xué
    成語解釋: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成語出處:
    《后漢書:樂羊子妻傳》載:“遠尋師,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155

    斷章取義

    成語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語解釋:
    原指引用《詩經》中某一篇章的詩句;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只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斷或部分;而不顧全文和原意。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156

    斷章取意

    成語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語解釋:
    見“斷章取義”。
    成語出處:
    唐·張鷟《游仙窟》:“斷章取意,唯須得情,若不愜當,罪有科罰。”
    157

    斷紙余墨

    成語拼音:
    duàn zhǐ yú mò
    成語解釋:
    斷:破裂;余:殘存;墨:墨跡。指殘存的詩文墨跡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行書·蔡京》:“至于斷紙余墨,人爭寶之。”
    158

    斷織之誡

    成語拼音:
    duàn zhī zhī jiè
    成語解釋: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后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
    成語出處:
    漢 劉向《列女傳 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159

    斷章摘句

    成語拼音:
    duàn zhāng zhāi jù
    成語解釋:
    裁斷章節,取綴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成語出處:
    唐·李商隱《唐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后序》:“其疾怒急擊,快利勁果,出行萬里,不見其敵;高歌酣顏,入飲于朝,斷章摘句,如振如生。”
    160

    斷杼擇鄰

    成語拼音:
    duàn zhù zé lín
    成語解釋: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成語出處:
    漢 劉向《列女傳 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 duan成語,duan的成語,帶du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