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uan的成語 (436個)

    261

    茫無端緒

    成語拼音:
    máng wú duān xù
    成語解釋:
    毫無頭緒,紛亂缺乏條理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五》:“男子不知何自來,亦無識者,研問鄰里,茫無端緒。”
    262

    綿延不斷

    成語拼音:
    mián yán bù duàn
    成語解釋: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觀一個接一個不間斷地出現。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 觀周》:“涓涓不雍,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263

    拈斷髭須

    成語拼音:
    niān duàn zī xū
    成語解釋:
    髭:嘴上邊的胡子。頻頻搓轉胡子,以致搓斷了幾根。形容寫詩時反復推敲的情態。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5回:“因為這種拈斷髭須的音調,在這個書齋里,不容易聽到的。”
    264

    能謀善斷

    成語拼音:
    néng móu shàn duàn
    成語解釋:
    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成語出處:
    晉 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265

    藕斷絲不斷

    成語拼音:
    ǒu duàn sī bù duàn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上關系已斷,實際上仍有牽連
    成語出處:
    266

    藕斷絲長

    成語拼音:
    ǒu duàn sī cháng
    成語解釋:
    藕已斷開,但絲還長長地連接著。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牽連
    成語出處: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拭淚珠而洗面,藕斷絲長。”
    267

    藕斷絲連

    成語拼音:
    ǒu duàn sī lián
    成語解釋:
    連:牽連。藕已斷開;絲還連接著。比喻表面上關系已斷絕;而實際上仍有牽連。
    成語出處:
    唐 孟郊《去婦》詩:“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
    268

    藕斷絲聯

    成語拼音:
    ǒu duàn sī lián
    成語解釋:
    藕已斷開,但絲還長長地聯系。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聯系
    成語出處:
    宋 黃機《滿庭芳 時欲之宮永興》詞:“人道郴陽無雁,奈情鐘,藕斷絲聯。”
    269

    漂零蓬斷

    成語拼音:
    piāo líng péng duàn
    成語解釋:
    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樣隨風飛轉,轉徙無常。
    成語出處:
    明·楊珽《龍膏記·旅況》:“北海乏孔融之賞鑒,以故漂零蓬斷,世業漸雕。”
    270

    飄萍斷梗

    成語拼音:
    piāo píng duàn gěng
    成語解釋:
    隨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斷莖。比喻飄泊無定的身世。
    成語出處:
    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闊十年才道舊,問關千里又言旋。飄萍斷梗無根柢,愁喚羸童理破韉。”
    271

    飄蓬斷梗

    成語拼音: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成語解釋:
    飄飛的蓬草和隨波逐流的斷樹枝。比喻到處漂泊,行蹤無定
    成語出處:
    宋 宗澤《上鄭龍圖求船書》:“全家百指,如飄蓬斷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272

    取長補短

    成語拼音:
    qǔ cháng bǔ duǎn
    成語解釋: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成語出處: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273

    七長八短

    成語拼音:
    qī cháng bā duǎn
    成語解釋:
    形容高矮、長短不齊。也指不幸的事。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左有顧大嫂,右有孫二娘,引一千余軍馬,都是七長八短漢,四山五岳人。”
    274

    缺吃短穿

    成語拼音:
    quē chī duǎn chuān
    成語解釋: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三:“赤貧戶缺吃短穿,多分糧食和衣裳,還得分劈硬實的牲口。”
    275

    取長棄短

    成語拼音:
    qǔ cháng qì duǎn
    成語解釋:
    吸取長處拋棄短處。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并前人已傳之業,亦為取長棄短,別出瑕瑜,使人知所從違。”
    276

    七斷八續

    成語拼音:
    qī duàn bā xù
    成語解釋:
    ①形容散亂,不相照應。②斷接之處甚多。形容十分破爛。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卷中:“應榮圣刀頭引舉三軍喊殺,秦兵敗走,東砍西伐,七斷八續。”
    277

    棄短就長

    成語拼音:
    qì duǎn jiù cháng
    成語解釋:
    謂舍棄短處而采用長處。
    成語出處:
    東漢·孔融《肉刑議》:“胡明德之君,遠度深惟,棄短就長,不茍革其政也。”
    278

    棄短取長

    成語拼音:
    qì duǎn qǔ cháng
    成語解釋:
    棄:拋開。舍棄短處采用長處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實質》:“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取所長,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猶是也。”
    279

    氣斷聲吞

    成語拼音:
    qì duàn shēng tūn
    成語解釋:
    氣出不來,話說不出。形容極度憂傷失望。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亦不復以兒為念。”
    280

    千端萬緒

    成語拼音:
    qiān duān wàn xù
    成語解釋:
    形容事情雜,頭緒多。
    成語出處:
    《漢武帝內傳》:“求道益命,千端萬緒,皆須五帝六甲靈飛之術。”
    * duan成語,duan的成語,帶du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