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i的成語 (1070個)

    361

    黑地昏天

    成語拼音:
    hēi dì hūn tiā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會。
    成語出處:
    清·孫雨林《皖江血·獄會》:“然野蠻政府,黑地昏天,如此收場,弟來恐亦難免也。”
    362

    畫荻和丸

    成語拼音:
    huà dí huò wán
    成語解釋:
    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同“畫荻丸熊”。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唐 柳仲郢幼嗜學,母韓氏用熊膽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郭沫若《虎符》附錄《寫作緣起》:“但要寫母愛,在兒女小的時候容易表現,如推干就濕、畫荻和丸之類,都是兒女小時的事。”
    363

    畫荻教子

    成語拼音:
    huà dí jiào zǐ
    成語解釋: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成語出處:
    《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364

    畫地刻木

    成語拼音:
    huà dì kè mù
    成語解釋:
    比喻進監獄,受審訊。
    成語出處:
    《梁書 王僧儒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于何可聞,所以握手戀戀,離別珍重。”
    365

    海底撈月

    成語拼音:
    hǎi dǐ lāo yuè
    成語解釋: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366

    海底撈針

    成語拼音:
    hǎi dǐ lāo zhēn
    成語解釋:
    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一面點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是海底撈針,那尋一個。”
    367

    鴻都買第

    成語拼音:
    hóng dōu mǎi dì
    成語解釋:
    《后漢書·崔寔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陳書·袁憲傳》:“時生徒對策,多行賄賂,文豪請具束修,君正曰:‘我豈能用錢為兒買第耶?’”后以“鴻都買第”泛指買官行賄。
    成語出處:
    《后漢書·崔寔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陳書·袁憲傳》:“時生徒對策,多行賄賂,文豪請具束脩,君正曰:‘我豈能用錢為兒買第耶?’”
    368

    畫地為牢

    成語拼音:
    huà dì wéi láo
    成語解釋:
    牢:牢獄。在地上畫圈;囚人于內;作為牢獄。后喻指僅在一定的小范圍內活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369

    劃地為牢

    成語拼音:
    huá dì wéi láo
    成語解釋:
    相傳上古時,于地上畫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懲罰。后以“劃地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回:“古人劃地為牢,他將棍子劃了圈兒,強似劃地為牢,假如有虎狼妖獸來時,如何擋得他住?”
    370

    畫地為牢,議不入

    成語拼音:
    huà dì wéi láo,yì bù rù
    成語解釋: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371

    畫荻丸熊

    成語拼音:
    huà dí wán xióng
    成語解釋:
    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唐 柳仲郢幼嗜學,母韓氏用熊膽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清 章學誠《文史通義 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盡識鹿車鴻案?善教子者,豈皆熟記畫荻和丸?”
    372

    化敵為友

    成語拼音:
    huà dí wéi yǒu
    成語解釋:
    將敵對勢力化成友好勢力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2章:“我們說這就具備了化敵為友的條件。”
    373

    畫地為獄

    成語拼音:
    huà dì wéi yù
    成語解釋:
    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成語出處:
    《漢書 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
    374

    畫地為獄,勢不入

    成語拼音:
    huà dì wéi yù,shì bù rù
    成語解釋:
    勢:情勢。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375

    撼地搖天

    成語拼音:
    hàn dì yáo tiān
    成語解釋:
    撼:搖動。使天地都抖動起來。形容力氣、本領和氣魄極大。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為撼地搖天手,來斗巴山跳澗蟲。”
    376

    黃帝子孫

    成語拼音:
    huáng dì zǐ sūn
    成語解釋:
    黃帝:姬姓,號軒轅氏,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的后代。指中華兒女
    成語出處:
    周恩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仍需要全國同胞,每一個熱血的黃帝子孫,堅韌不拔地努力奮斗。”
    377

    畫地作獄

    成語拼音:
    huà dì zuò yù
    成語解釋:
    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貴德》:“俗語云:‘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漢書 路溫舒傳》引作“畫地為獄”。
    378

    訶佛詆巫

    成語拼音:
    hē fó dǐ wū
    成語解釋:
    “訶”同“呵”。猶言訶佛罵祖。巫,巫師。
    成語出處:
    宋·朱熹《祭魏元履國錄文》:“兄實高明,卒監此心,顧托警勵,瑯瑯其音。訶佛詆巫,考禮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379

    海涵地負

    成語拼音:
    hǎi hán dì fù
    成語解釋: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負載。比喻才能特異。
    成語出處:
    宋·陳亮《笏記》:“皇帝陛下,日照天臨,海涵地負。”清·王韜《重刻〈曾文正公文集〉敘》:“公具海涵地負之才,出其余力為詞章,已足以弁冕群賢,推倒一世。”
    380

    海枯見底

    成語拼音:
    hǎi kū jiàn dǐ
    成語解釋: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終究可以看見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難測。
    成語出處:
    唐·杜荀鶴《感遇》:“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