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的成語 (1070個)
-
261
負材矜地
- 成語拼音:
- fù cái jīn dì
- 成語解釋:
- 見“負地矜才”。
- 成語出處:
- 《文選·劉孝標〈辯命論〉》作者“劉孝標”唐·李善注:“[孝標]負材矜地,自謂坐致云霄,豈圖逡巡十稔而榮慚一命。”
-
262
方寸之地
- 成語拼音:
- fāng cù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指心。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
263
膚寸之地
- 成語拼音:
- fū cù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膚寸:古代長度單位,1膚=4寸。指面積狹小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
264
釜底抽薪
- 成語拼音:
- fǔ dǐ chōu xīn
- 成語解釋:
-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 成語出處:
-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
265
福地洞天
- 成語拼音:
- fú dì dò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后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 牛小姐規勸侍婢》:“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
266
覆地翻天
- 成語拼音:
- fù dì fān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發生極大的事。也比喻亡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喲,叫一聲覆地翻天。”
-
267
負地矜才
- 成語拼音:
- fù dì jīn cái
- 成語解釋:
- 謂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驕矜。
- 成語出處:
- 《南史·蔡凝傳》:“他日,后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
-
268
方底圓蓋
- 成語拼音:
- fāng dǐ yuán gài
- 成語解釋:
- 方底器皿,圓形蓋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
-
269
釜底游魂
- 成語拼音:
- fǔ dǐ yóu h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行將滅亡、茍延殘喘的人。游魂,游蕩的鬼魂。
- 成語出處:
- 《花月痕》第四回:“鼯是已窮之技,豕無可突之圍,釜底游魂,茍延旦夕。”
-
270
鋒鏑余生
- 成語拼音:
- fēng dí y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鋒:鋒芒。鏑:箭鏃。指從刀箭下逃生或經過戰亂后而活下來。
- 成語出處:
-
271
釜底游魚
- 成語拼音:
- fǔ dǐ yóu yú
- 成語解釋:
- 釜:古時的一種鍋。開水鍋中尚在游動的魚。比喻處境非常危險或即將滅亡。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
272
鋒鏑之苦
- 成語拼音:
- fēng dí zhī kǔ
- 成語解釋:
- 鋒:刀尖;鏑:箭頭;鋒鏑:刀劍,指戰爭。比喻飽受戰爭的苦難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種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鋒鏑之苦。”
-
273
伏低做小
- 成語拼音:
- fú dī zuò xi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 成語出處:
- 元 尚仲賢《三奪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勞,怎肯伏低做小。”
-
274
服低做小
- 成語拼音:
- fú dī zuò xi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 成語出處:
- 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我又索含容折節,屈脊躬身,伏低做小,跪膝在塵埃。”
-
275
附耳低語
- 成語拼音:
- fù ěr dī yǔ
- 成語解釋:
-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 成語出處:
- 茅盾《幻滅》:“抱素向李克走進一步,附耳低語道……”
-
276
附耳低言
- 成語拼音:
- fù ěr dī yán
- 成語解釋:
- 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遂附耳低言道:‘這樁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種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與你商量后事。’”
-
277
繁華勝地
- 成語拼音:
- fán huá shèng dì
- 成語解釋:
- 繁華:繁盛華麗。熱鬧的名勝之地
- 成語出處: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因游學來至嘉禾地方,這是古秀州,乃江南繁華勝地。”
-
278
發昏章第十一
- 成語拼音:
- 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 成語解釋:
- 昏頭昏腦的風趣話。仿《孝經》“某某章第幾”的說法。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只見頭在下,腳在上,倒撞落在當街心里去了,跌得個‘發昏章第十一’!”
-
279
富堪敵國
- 成語拼音:
- fù kān dí guó
- 成語解釋:
- 見“富可敵國”。
- 成語出處:
- 《廿載繁華夢》第三回:“若庫書吏役,反得富堪敵國,坐擁膏腴。”
-
280
富可敵國
- 成語拼音:
- fù kě dí guó
- 成語解釋:
- 敵:匹敵。私人擁有的財富可與國家的資財相匹敵。形容極為富有。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母銀越多,丹頭越精。若煉得半合許丹頭,富可敵國矣。”
* di成語,di的成語,帶d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