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o的成語 (900個)

    821

    偃革倒戈

    成語拼音:
    yǎn gé dǎo gē
    成語解釋:
    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成語出處:
    元·劉壎《隱居通議·經史一》:“偃革倒戈,歸馬放牛,乃滅殷以后事;今楚漢相持,正是兵鋒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顧其為迂,何也?”
    822

    應規蹈矩

    成語拼音:
    yìng guī dǎo jǔ
    成語解釋:
    蹈:踩;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指拘守舊禮儀與法度
    成語出處:
    《隋書·音樂志》:“齊之以禮,相趨帝庭,應規蹈矩,玉色金聲。”
    823

    一竿子捅到底

    成語拼音:
    yī gān zǐ tǒng dào dǐ
    成語解釋:
    指一步到位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罵到了皇帝頭上。”
    824

    銀河倒瀉

    成語拼音:
    yín hé dào xiè
    成語解釋:
    瀉:水從高處往下直流。象銀河里的水倒瀉下來。形容雨下得極大,象瀉下來的一樣。
    成語出處: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825

    淹黃潦倒

    成語拼音:
    yān huáng liáo dǎo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826

    擁彗清道

    成語拼音:
    yōng huì qīng dào
    成語解釋:
    擁:拿;彗:掃帚。拿著掃帚清掃道路。指對來客非常尊敬
    成語出處:
    晉·郭璞《爾雅序》:“輒復擁彗清道,企望塵躅者,以將來君子為亦有涉乎此也。”
    827

    猶解倒懸

    成語拼音:
    yóu jiě dào xuán
    成語解釋:
    解:解救;倒懸:人被倒掛,比喻處境困難。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828

    一見傾倒

    成語拼音:
    yī jiàn qīng dǎo
    成語解釋:
    初次見面就產生愛慕的情感
    成語出處:
    清·西岷山樵《序》:“先祖五世以官事過禾中,邂逅水次,一見傾倒。”
    829

    疑鄰盜斧

    成語拼音:
    yí lín dào fǔ
    成語解釋: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830

    揚鑼搗鼓

    成語拼音:
    yáng luó dǎo gǔ
    成語解釋:
    揚:搖。比喻大聲張揚,喧嘩吵鬧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這回必然要揚鑼搗鼓的大鬧,所以張夫人身雖在這邊,心卻在那邊。”
    831

    要利盜名

    成語拼音:
    yāo lì dào míng
    成語解釋:
    要:通“邀”。用不正當的手段搶奪盜取名利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蓋其心術不謹,趨向一差,則要利盜名,文奸濟惡,皆學之力也。”
    832

    迎門請盜

    成語拼音:
    yíng mén qǐng dào
    成語解釋:
    典出《后漢書·趙咨傳》:“咨少孤,有孝行……盜嘗夜往劫之,咨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因請為設食。”后以“迎門請盜”比喻至孝。
    成語出處:
    典出《后漢書·趙咨傳》:“咨少孤,有孝行……盜嘗夜往劫之,咨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因請為設食。”
    833

    一年到頭

    成語拼音:
    yī nián dào tóu
    成語解釋:
    整年,從頭到尾經過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我兩個又是養家經紀人,一年到頭,沒幾時住在家里。”
    834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成語拼音: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成語解釋:
    以:拿;治:懲處。用別人的辦法來懲治別人。
    成語出處: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835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成語拼音: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成語出處:
    魯迅《二心集·張資平氏的“小說學”》:“但作者一轉方向,則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何況神仙的遺蛻呢。”
    836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成語拼音: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
    837

    移山倒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dǎo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山岳;倒翻大海。比喻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慣能撒豆成兵。”
    838

    因勢利導

    成語拼音:
    yīn shì lì dǎo
    成語解釋:
    因:循;順著;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推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839

    怨聲滿道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mǎn dào
    成語解釋:
    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和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
    840

    玉山傾倒

    成語拼音:
    yù shān qīng dǎo
    成語解釋: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體搖搖欲墜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英》:“陶起歸寢,出門踐菊晆,玉山傾倒,委衣于側,即地化為菊,高如人。”
    * dao成語,dao的成語,帶d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