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的成語 (900個)
-
521
馬到功成
- 成語拼音:
- mǎ dào gō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見“馬到成功”。
- 成語出處:
-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馬到功成,奏凱而還。”
-
522
磨刀霍霍
- 成語拼音:
- mó dāo huò huò
- 成語解釋:
- 霍霍:摹擬磨刀的東西。霍霍地磨刀。原指響亮的磨刀;準備宰殺。現多指準備殺人或發動戰爭。
- 成語出處: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
523
門到戶說
- 成語拼音:
- mén dào hù shuō
- 成語解釋:
- 到各家各戶宣傳解說。
- 成語出處:
- 《孝經 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漢 鄭玄注:“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
-
524
賣刀買犢
- 成語拼音:
- mài dāo mǎi dú
- 成語解釋:
- 刀:武器;犢:牛犢。指賣掉武器,從事農業生產
- 成語出處:
- 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詩:“三川頓使氣象清,賣刀買犢消憂患。”
-
525
賣犢買刀
- 成語拼音:
- mài dú mǎi dāo
- 成語解釋:
- 謂出賣耕牛,購買武器去從軍。
- 成語出處:
-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六卷:“又何必勞民動眾,賣犢買刀?”
-
526
沒顛沒倒
- 成語拼音:
- méi diān méi dǎo
- 成語解釋: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兩個都不為年紀老,怎么的便這般沒顛沒倒,對官司不分個真假,辨個清濁。”
-
527
買犢賣刀
- 成語拼音:
- mǎi dú mài dāo
- 成語解釋:
- 猶言賣劍買牛。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廣中督撫》:“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積年逋寇,皆束手歸降,買犢賣刀之化,不足以媲美矣。”
-
528
賣刀買牛
- 成語拼音:
- mài dāo mǎi niú
- 成語解釋:
- 刀:武器。指賣掉武器,從事農業生產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劉昆宰江陵,昔日反風滅火;龔遂守渤海,賣刀買牛。”
-
529
謀道作舍
- 成語拼音:
- móu dào zuò shě
- 成語解釋:
- 造房子請教路人。比喻人多嘴雜,意見紛紛,辦不成事。
- 成語出處:
- 宋·宋祁《雜說》:“謀道作舍,三年弗架。”
-
530
毛發倒豎
- 成語拼音:
- máo fā dǎo shù
- 成語解釋:
- 倒豎:尾端朝上直立。汗毛、頭發都豎起來。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緊張。亦作“毛發皆豎”、“毛發盡豎”、“毛發為豎”。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0回:“騰讀畢,毛發倒豎,咬牙嚼舌,滿口流血。”
-
531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成語拼音:
-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 成語解釋:
-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 成語出處:
-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
532
明公正道
- 成語拼音:
- míng gōng zhèng dào
- 成語解釋:
- 見“明公正氣”。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
-
533
夢魂顛倒
- 成語拼音:
- mèng hún diān d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態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只因財利迷心,身家念重,時時防賊發火起,自然夢魂顛倒。”
-
534
目擊道存
- 成語拼音:
- mù jī dào cún
- 成語解釋:
- 眼光一接觸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
535
蜜里藏刀
- 成語拼音:
- mì lǐ cáng dāo
- 成語解釋:
- 蜜:蜂蜜。表面很友好,暗里卻藏著害人之心
- 成語出處: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妒律》:“爾乃蜜里藏刀,必欲花間逐蝶,狡亦甚矣,罰豈容輕!”
-
536
鳴鑼喝道
- 成語拼音:
- míng luó hè dào
- 成語解釋:
- 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人敲鑼喝令行人讓路。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制造聲勢,開辟道路。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臺鳴鑼喝道前呼后擁的過去。”
-
537
鳴鑼開道
- 成語拼音:
- míng luó kāi dào
- 成語解釋:
-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鳴鑼開道的。”
-
538
面面俱到
- 成語拼音:
- miàn miàn jù dào
- 成語解釋:
- 俱:都。各方面都照顧到。也指雖然各方面都照顧到;但重點不突出;很一般化。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辦起事來亦就面面俱到了。”
-
539
面面皆到
- 成語拼音:
- miàn miàn jiē dào
- 成語解釋:
- 見“面面俱到”。
- 成語出處:
- 清·梁章鉅《楹聯續話·挽詞》:“后數日而部行新令始至,復令改制一聯,云:‘來去有前因,遺范難忘聯襼日;寬嚴能并濟,新恩惜在蓋棺時。’則面面皆到矣。”
-
540
面面圓到
- 成語拼音:
- miàn miàn yuán dào
- 成語解釋:
- 見“面面俱到”。
- 成語出處:
- 魯迅《朝花夕拾·無常》:“所以看客對于他們不很敬畏,也不大留心,除了念佛老嫗和她的孫子們為面面圓到起見,也照例給他們一個‘不勝屏營待命之至’的儀節。”
* dao成語,dao的成語,帶da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