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o的成語 (900個)

    241

    刀山火海

    成語拼音:
    dāo shān huǒ hǎi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艱險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成語出處:
    漢 高安世譯《佛說鬼問目連經》:“我一生已來,或登刀山劍樹地獄,或墮火坑……”
    242

    島瘦郊寒

    成語拼音:
    dǎo shòu jiāo hán
    成語解釋:
    唐朝賈島和孟郊的詩歌風格,多以清切凄苦為主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次韻謝劉行惠筍》:“君詩高處古無師,島瘦郊寒詎足差。”
    243

    刀山劍林

    成語拼音:
    dāo shān jiàn lín
    成語解釋:
    比喻險惡的境地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7回:“慢說是開封府,就是刀山劍林,也是要走走的。”
    244

    刀山劍樹

    成語拼音:
    dāo shān jiàn shù
    成語解釋:
    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成語出處:
    《阿含經 九眾生居品》:“設罪多者當入地獄,刀山劍樹,火車爐炭,吞飲融銅。”
    245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成語拼音:
    dào shén me shān shàng chàng shén me gē
    成語解釋: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理,文章和演說也是這樣。”
    246

    倒山傾海

    成語拼音:
    dǎo shān qīng hǎi
    成語解釋:
    形容聲勢很大,力量無比。
    成語出處:
    《后漢書·董卓傳》:“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昆岡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于焉而極。”
    247

    讀書三到

    成語拼音:
    dú shū sān dào
    成語解釋: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成語出處:
    宋·朱熹《訓學齋規》:“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
    248

    盜嫂受金

    成語拼音:
    dào sǎo shòu jīn
    成語解釋:
    以之為因小眚而遭讒被疑的典實。
    成語出處:
    《史記 陳丞相世家》載,絳侯、灌嬰等咸讒陳平曰: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于是漢王疑之。
    249

    刀山血海

    成語拼音:
    dāo shān xuè hǎi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危險和艱難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7卷:“有等惡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鍋……諸般罪孽。”
    250

    道山學海

    成語拼音:
    dào shān xué hǎi
    成語解釋: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道山學海功非淺,孔思周情文可傳。”
    251

    盜食致飽

    成語拼音:
    dào shí zhì bǎo
    成語解釋:
    比喻以不正當手段獲益。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252

    點頭道是

    成語拼音:
    diǎn tóu dào shì
    成語解釋:
    道:說;是:對。表示贊同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時費去大半,說到資斧困竭……不覺點頭道是。”
    253

    道聽耳食

    成語拼音:
    dào tīng ěr shí
    成語解釋:
    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盲目輕信。
    成語出處:
    清·葉燮《原詩·外篇下》:“村學究道聽耳食,竊一言以詫新奇,此等之論是也。”
    254

    蹈湯赴火

    成語拼音:
    dǎo tāng fù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不避艱險。
    成語出處:
    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且須散金帛,犒師旅,使聞鼓而蹈湯赴火,聞金而星布云合。”
    255

    道頭會尾

    成語拼音:
    dào tóu huì wěi
    成語解釋:
    見“道頭知尾”。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芭蕉清禪師法嗣·承天辭確禪師》:“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道頭會尾,舉意知心。’”
    256

    刀頭劍首

    成語拼音:
    dāo tóu jiàn shǒu
    成語解釋:
    極喻危險的境遇。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苕上吳子德輿作丁丑紀聞詩六首蓋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獄之漸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頭劍首度冬春,欲殺何當有百身。”
    257

    道同契合

    成語拼音:
    dào tóng qì hé
    成語解釋:
    猶言道合志同。
    成語出處:
    晉·陸云《失題》詩:“道同契合,體異心并。”
    258

    刀頭舔蜜

    成語拼音:
    dāo tóu tiǎn mì
    成語解釋:
    舔:用舌頭接觸東西或取東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貪財好色,不顧性命。
    成語出處: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財色之于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259

    道聽途說

    成語拼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成語解釋:
    道、途:路。路上聽說來的;又在路上傳播。指隨便傳說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沒有根據的消息。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道聽而涂(途)說,德之棄也。”
    260

    道聽涂說

    成語拼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成語解釋:
    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成語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 dao成語,dao的成語,帶d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