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o的成語 (900個)

    181

    刀鋸斧鉞

    成語拼音:
    dāo jù fǔ yuè
    成語解釋:
    古代四種刑具。借指酷刑。
    成語出處:
    《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鉆鑿。”
    182

    倒戢干戈

    成語拼音:
    dǎo jí gàn gē
    成語解釋:
    見“倒載干戈”。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二》:“偃革為軒,倒戢干戈,示不復用兵。”
    183

    打家截道

    成語拼音:
    dǎ jiā jié dào
    成語解釋:
    謂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搶奪財物。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四春園》第二折:“一生殺人放火,打家截道,偷東摸西。”
    184

    打家劫盜

    成語拼音:
    dǎ jiā jié dào
    成語解釋:
    劫:搶奪。指到人家里搶劫財物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杏林莊》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盜,殺人奪財,都是俺兩個當先。”
    185

    蹈矩踐墨

    成語拼音:
    dǎo jǔ jiàn mò
    成語解釋:
    同“蹈矩循規”。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嚴介溪相公書》:“其如某最迂闊樗散,徒有蹈矩踐墨之小節,本無經時理物之長才。”
    186

    蹈節死義

    成語拼音:
    dǎo jié sǐ yì
    成語解釋:
    蹈:履行,實行。堅守節操,以身殉義。
    成語出處:
    《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庶贖斧鉞之誅。”
    187

    道盡涂殫

    成語拼音:
    dào jìn tú dān
    成語解釋:
    涂:通“途”;殫:盡。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窮途沒路,末日來臨。
    成語出處:
    《晉書·嵇康傳》:“自卜已審,若道盡涂殫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于溝壑也。”
    188

    道盡途殫

    成語拼音:
    dào jìn tú dān
    成語解釋:
    同“道盡涂窮”。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涂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189

    道盡途窮

    成語拼音:
    dào jìn tú qióng
    成語解釋:
    道、途:路。走到路的盡頭。形容無路可走,面臨末日。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李繼岌傳》:“繼岌徘徊泣下,謂李環曰:‘吾道盡途窮,子當殺我。’”
    190

    道盡涂窮

    成語拼音:
    dào jìn tú qióng
    成語解釋:
    謂無路可走,陷于絕境。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私意自試,必不能堪其所不樂,自卜已審,若道盡涂窮,則已耳。”《晉書·嵇康傳》作“道盡途殫”。
    191

    倒街臥巷

    成語拼音:
    dǎo jiē wò xiàng
    成語解釋:
    謂露宿街頭。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二一回:“波子……看著宋江道:‘押司沒事睬那乞丐做甚么?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這等倒街臥巷的橫死賊,也來上門上戶欺負人!’”
    192

    蹈機握杼

    成語拼音:
    dǎo jī wò zhù
    成語解釋:
    腳踩布機,手握筘梭。比喻掌握著事物發展變化的樞鍵。
    成語出處:
    漢·徐幹《中論·爵祿》:“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圣人蹈機握杼,織成天地之化,使萬物順焉。”
    193

    得君行道

    成語拼音:
    dé jūn xíng dào
    成語解釋:
    得君:臣子獲得君主的信任;行:實行。有才學的人能得到賢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成語出處:
    朱自清《論不滿現狀》:“真能得君行道,當然要多多少少改變那自己不滿別人也不滿的現狀。”
    194

    蹈矩循規

    成語拼音:
    dǎo jǔ xún guī
    成語解釋:
    遵守規矩。
    成語出處:
    明·沈受先《三元記·格天》:“積善存仁,蹈矩循規太古民。”
    195

    道殣相屬

    成語拼音:
    dào jìn xiāng shǔ
    成語解釋:
    見“道殣相望”。
    成語出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時遭饑歲,疾疫流行,醫療無功,道殣相屬。”
    196

    道殣相望

    成語拼音:
    dào jìn xiāng wàng
    成語解釋:
    殣:餓死。道路上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年》:“宮室茲侈,道殣相望。” 漢·劉向《新序·善謀下》:“相攻擊十年,兵凋民勞,百姓空虛,道殣想望,槥車相屬,寇盜滿山,天下搖動。”
    197

    蹈矩循彟

    成語拼音:
    dǎo jǔ xún xīng
    成語解釋:
    同“蹈矩循規”。
    成語出處:
    明·宋濂《佛慧圓明無邊廣照普利大禪師塔銘》:“七歲即就外傅,諸書經目輒成誦,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
    198

    道殣相枕

    成語拼音:
    dào jìn xiāng zhěn
    成語解釋:
    見“道殣相望”。
    成語出處:
    鄭觀應《救時揭要·救濟速報》:“明年大饑,道殣相枕,張罄家以糜粥濟之,活者萬計。”
    199

    道路側目

    成語拼音:
    dào lù cè mù
    成語解釋:
    側目:側目而視。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談,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成語出處:
    《元史·阿魯諢薩理傳》:“所在囹圄皆滿,道路側目,無敢言者。”
    200

    道路傳聞

    成語拼音:
    dào lù chuán wén
    成語解釋:
    傳聞:非親身經歷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指社會上互相傳告的消息
    成語出處:
    鄒韜奮《抗戰以來·“來賓”種種》:“道路傳聞,尚有假借取締與指導名義,摧殘合法組織,箝制正當言論,拘捕熱血青年。”
    * dao成語,dao的成語,帶d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