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的成語 (546個)
-
321
鸞只鳳單
- 成語拼音:
- luán zhī fèng dān
- 成語解釋:
- 孤獨的鸞鳳。比喻夫妻或情侶離散后的孤單情形
- 成語出處:
- 明 高濂《玉簪記 合慶》:“恨當初鸞只鳳單,喜今日夫榮妻顯。”
-
322
漫誕不稽
- 成語拼音:
- màn dàn bù jī
- 成語解釋:
- 漫:隨意;不稽:沒有根據。隨便亂說,荒誕不實,沒有根據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隨筆·史記世次》:“其為漫誕不稽,無足疑者。”
-
323
昧旦晨興
- 成語拼音:
- mèi dàn chén xīng
- 成語解釋:
- 昧旦:破曉。指天不亮就起來。形容勤勞或憂心忡忡
- 成語出處:
- 《晉書 簡文帝紀》:“何嘗不昧旦晨興,夜分忘寢。”
-
324
門單戶薄
- 成語拼音:
- mén dān hù bó
- 成語解釋:
- 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 成語出處:
- 克非《春潮急》:“但她自覺門單戶薄,惹不起人家,便忍氣吞聲躲進屋去,把門關了,假裝沒聽見。”
-
325
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 成語拼音:
- mǔ dān huā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幫助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有了銀錢,卻又只怕沒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
326
門殫戶盡
- 成語拼音:
- mén dān hù jìn
- 成語解釋:
- 謂全家死亡。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建安以來,野戰死亡,或門殫戶盡;雖有存者,遺孤老弱。”
-
327
昧旦丕顯
- 成語拼音:
- mèi dàn pī xiǎn
- 成語解釋:
- 昧旦:天色未亮時;丕顯:顯揚,光大。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業。形容為證勤勞辛苦
- 成語出處:
- 《尚書·太甲》:“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
328
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
- 成語拼音:
- mǔ dān suī hǎo,yě dé lǜ yè fú c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幫助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5回:“‘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哩。你自家一個,就歪歪到那里去?”
-
329
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 成語拼音:
-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píng lǜ yè fú c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 成語出處: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二回:“也不像兩個人打,就如一對猛虎爭餐,擂臺上流做一團。牡丹雖好,全憑綠葉扶持。”
-
330
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
- 成語拼音:
-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
-
331
明目張膽
- 成語拼音:
- míng mù zhāng dǎn
- 成語解釋:
- 張膽:放大膽量。原來形容有膽有識;敢作敢為。現在形容干壞事毫無顧忌;公開放肆。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
332
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 成語拼音:
- 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統統捉來解剖,然后才證明‘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
333
妙手丹青
- 成語拼音:
- miào shǒu dān qīng
- 成語解釋:
-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繪畫的顏料,比喻繪畫的藝術。指優秀的畫家。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莊濯江尋妙手丹青畫了一幅‘登高送別圖’,在會諸人,都做了詩。”
-
334
妙藥靈丹
- 成語拼音:
- miào yào líng dān
- 成語解釋:
- 妙:指有特殊效力;丹:顆粒狀的中藥丸;靈丹:靈驗。非常靈驗能治百病的奇藥。比喻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好辦法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21回:“我賣妙藥靈丹無虛假,專治那古怪病癥與惡瘡。”
-
335
命在旦夕
- 成語拼音:
- mìng zài dàn xī
- 成語解釋:
- 旦夕:早晚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生命垂危,很快會死去。
- 成語出處:
- 唐 陳子昂《為建安王與諸將書》:“盡病水腫,命在旦夕。”
-
336
怒從心起,惡向膽生
- 成語拼音:
-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惡:兇暴。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不覺怒從心起,惡向膽生,顧不得什么,一口氣趕到客廳。”
-
337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 成語拼音:
-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
338
躡屩擔簦
- 成語拼音:
- niè juàn dān dēng
- 成語解釋:
- 同“躡蹻檐簦”。指身分、地位低下。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太上清正一萬壽宮住持提點張公碑銘序》:“公皆躡屩擔簦,往拜其坐下。”
-
339
濃抹淡妝
- 成語拼音:
- nóng mò dàn zhuāng
- 成語解釋:
- 同“淡妝濃抹”。
- 成語出處:
-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照臺。”
-
340
躡蹻擔簦
- 成語拼音:
- niè qiāo dān dēng
- 成語解釋:
- 同“躡蹻檐簦”。
- 成語出處:
- 明·張煌言《徐允巖詩序》:“迄延平王兵衄于金陵城下,余提孤軍走英霍山。徐子躡蹻擔簦,章皇山澤中。”
* dan成語,dan的成語,帶d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