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的成語 (411個)
-
101
戴頭而來
- 成語拼音:
- dài tóu ér lái
- 成語解釋:
- 戴:頭頂著。戴著腦袋前來。形容無所畏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頭而來矣。’”
-
102
戴天履地
- 成語拼音:
- dài tiān lǚ dì
- 成語解釋:
- 戴:頂著天;履:踏,踩著。頭頂著天,腳踩著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間。比喻恩德深廣,如天高地厚。
- 成語出處:
-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
-
103
戴天蹐地
- 成語拼音:
- dài tiān sāi dì
- 成語解釋:
- 猶戴天履地。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曹處士墓碣銘》:“吾先祖考,繼世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澤者三百余年。”
-
104
戴頭識臉
- 成語拼音:
- dài tóu shí li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啰唣!”
-
105
待兔守株
- 成語拼音:
- dài tù shǒu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
-
106
殆無孑遺
- 成語拼音:
- dài wú jié yí
- 成語解釋:
- 殆:幾乎;孑遺:剩余。幾乎沒有一點余剩。
- 成語出處:
- 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殆無孑遺。”
-
107
代為說項
- 成語拼音:
- dài wéi shuō xiàng
- 成語解釋:
- 替別人說好話。
- 成語出處:
-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項斯》:“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
108
殆無虛日
- 成語拼音:
- dài wú xū rì
- 成語解釋:
- 殆:幾乎;虛:空。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武林舊事·大禮》:“先自前一月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
-
109
篤新怠舊
- 成語拼音:
- dǔ xīn dài jiù
- 成語解釋:
- 猶言喜新厭舊。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愛情不專一。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留思錄〉序》:“人情多篤新怠舊,而況違隔二年,遙遙五千里外,而民之歌之,猶邠人之思古公也。”
-
110
戴星而出
- 成語拼音:
- dài xīng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戴:頭頂著。天沒亮就出門了。形容人非常勤勞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東坡應詔集·策別》:“夫今為京兆者,戴星而出,見燭而入,早出晚歸。”
-
111
戴玄履黃
- 成語拼音:
- dài xuán lǚ huáng
- 成語解釋:
- 猶戴天履地。
- 成語出處:
- 《易·坤》有“天玄而地黃”之語。明·劉基《海寧應氏墓庵記》:“乃耆乃康,戴玄履黃,七十有八年。”
-
112
戴圓履方
- 成語拼音:
- dài yuán lǚ fāng
- 成語解釋:
- 履:踩著;圓、方:古人以為天圓地方。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指生活在人間。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內能治身,外能得人。”
-
113
帶月披星
- 成語拼音:
- dài yuè pī x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則合帶月披星,誰著你停眠整宿?”
-
114
戴月披星
- 成語拼音:
- dài yuè pī xīng
- 成語解釋:
- 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 成語出處:
-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這般披星戴月生受。”
-
115
代越庖俎
- 成語拼音:
- dài yuè páo zǔ
- 成語解釋:
- 《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謂掌庖廚之人,則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廟中神主也。祝者,則今太常太祝是也,執祭版對尸而祝之,故謂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后因以“代越庖俎”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 成語出處:
- 《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謂掌庖廚之人,則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廟中神主也。祝者,則今太常太祝是也,執祭版對尸而祝之,故謂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
-
116
待月西廂
- 成語拼音:
- dài yuè xī xiāng
- 成語解釋:
- 謂情人私相約會。
- 成語出處:
- 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
117
待詔公車
- 成語拼音:
- dài zhào gōng chē
- 成語解釋:
- 詔:皇帝的命令;公車:官車或官署。指在公車或官署準備聽從皇帝的召喚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朔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上偉之,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未得省見。”
-
118
待字閨中
- 成語拼音:
- dài zì guī zhōng
- 成語解釋:
- 留在閨房里等待許配(閨:好臥室)。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女子許嫁,笄而字。”
-
119
帶著鈴鐺去做賊
- 成語拼音:
- dài zhe líng dāng qù zuò zéi
- 成語解釋:
- 比喻要干隱秘的事而自己先聲張出去。
- 成語出處:
- 《新中國未來記》第五回:“既是一點兒把握都沒有,卻天天在那里叫囂狂擲,豈不是俗語說的‘帶著鈴鐺去做賊’嗎?”
-
120
帶罪立功
- 成語拼音:
- dài zuì lì gōng
- 成語解釋:
- 讓犯罪的人立功贖罪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蜃中樓 獻壽》:“正要議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報亢旱,上帝就著俺去帶罪立功。”
* dai成語,dai的成語,帶da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