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的成語 (411個)
-
281
束手待死
- 成語拼音:
- shù shǒu dài sǐ
- 成語解釋:
- 同“束手待斃”。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回:“曹兵既至,豈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
282
桑樞韋帶
- 成語拼音:
- sāng shū wéi dài
- 成語解釋:
- 《莊子 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桑樞,桑木的門軸。韋帶,無飾的皮革腰帶。后因以“桑樞韋帶”形容貧家寒士。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
-
283
掃榻以待
- 成語拼音:
- sǎo tà yǐ dài
- 成語解釋:
- 榻:床。把床打掃干凈等待客人到來。對客人表示歡迎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清 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 朋僚函札 向榮來函》:“如閣下允為留營,弟當于營中掃榻以待。”
-
284
守先待后
- 成語拼音:
- shǒu xiān dài hòu
- 成語解釋:
- 猶繼往開來;承先啟后。
- 成語出處:
- 清·陳確《答沈朗思書》:“夫以程朱之賢,即不表章《大學》,而循循焉惟孔孟之從,必可守先待后,為一代大儒無疑也。”
-
285
歲月不待人
- 成語拼音:
- suì yuè bù dài rén
- 成語解釋:
- 歲月:時間;待:等。指時間流逝,不因人而停留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雜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
286
守株待兔
- 成語拼音:
- shǒu zhū dài t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 成語出處: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
287
推誠待物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dài wù
- 成語解釋:
- 誠:真心;物:他人。以誠心對人
- 成語出處:
- 《明史·鄒智傳》:“陛下豈不欲推誠待物哉?由其進身之初,多出私門,先有以致陛下之厭薄。”
-
288
推誠相待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誠:誠實的心意。指以真心對待人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慕容紹宗傳》:“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猜阻,橫生此言。”
-
289
同等對待
- 成語拼音:
- tóng děng duì dài
- 成語解釋:
- 同等看待,等同對待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們的子弟一律和貧下中農子弟同等對待,不論入黨入團,招工招干和參軍,都不再受影響。”
-
290
拖兒帶女
- 成語拼音:
- tuō ér dài nǚ
- 成語解釋:
- 拖:牽引。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受到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 成語出處: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拖兒帶女的,起五更,熬半夜,這是造的什么孽呀!”
-
291
停工待料
- 成語拼音:
- tíng gōng dài liào
- 成語解釋:
- 停止生產,等待原料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8章:“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第七紗廠停工待料。”
-
292
天工人代
- 成語拼音:
- tiān gōng rén dài
- 成語解釋:
- 天的職責由人代替。
- 成語出處:
- 《尚書 皋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
293
韜晦待時
- 成語拼音:
- tāo huì dài shí
- 成語解釋:
- 謂掩藏鋒芒,隱匿蹤跡,等待時機。
- 成語出處:
- 茅盾《蝕·動搖》:“辛亥那年國光就加入革命,后來時事日非,只好韜晦待時。”
-
294
拖家帶口
- 成語拼音:
- tuō jiā dài kǒu
- 成語解釋:
- 帶著一家大小,指受家屬拖累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說不定有一點錢,可他拖家帶口的,不好為難金家灣的這個強人。”
-
295
拖漿帶水
- 成語拼音:
- tuō jiāng dài shuǐ
- 成語解釋:
- 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說話做事不干脆利落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58回:“若拖漿帶水,就不是漢子了。”
-
296
桃僵李代
- 成語拼音:
- táo jiāng lǐ dài
- 成語解釋:
-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愛相助,后轉用為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 成語出處:
- 清·傷時子《蒼鷹擊·株連》:“傷心極,恁桃僵李代,漁網鴻罹。”
-
297
拖男帶女
- 成語拼音:
- tuō nán dài nǚ
- 成語解釋:
- 帶領著男兒女兒。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計的艱難。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就是我這師傅,不辭年高路遠,拖男帶女而來,他也是為好。”
-
298
拖泥帶水
- 成語拼音:
- tuō ní dài shuǐ
- 成語解釋:
- 拖著泥帶著水。比喻說話、作文不簡潔;做事不干脆利落。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主人勤拳,帶累阇梨,拖泥涉水。”
-
299
唾手可待
- 成語拼音:
- tuò shǒu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6回:“可乘此機會,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遼國之亡,唾手可待。”
-
300
吳帶當風
- 成語拼音:
- wú dài dā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風”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 成語出處:
-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 dai成語,dai的成語,帶da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