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uang的成語 (139個)

    101

    十年寒窗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成語解釋: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成語出處:
    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天下知。”
    102

    十載寒窗

    成語拼音:
    shí zǎi hán chuāng
    成語解釋:
    載:年。指長期苦讀。
    成語出處:
    元 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十載寒窗積雪余,讀得人間萬卷書。”
    103

    扇枕溫被

    成語拼音:
    shān zhěn wēn chuáng
    成語解釋:
    形容對父母十分盡心。
    成語出處:
    《晉書 王延傳》:“延事親色養,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
    104

    鐵窗風味

    成語拼音:
    tiě chuāng fēng wèi
    成語解釋:
    指監牢里囚犯的生活
    成語出處:
    鄒韜奮《患難余生記》第一章:“隨后十年來,除和幾位救國會的同志在蘇州略嘗鐵窗風味不能算流亡外,有第二次流亡……”
    105

    同床各夢

    成語拼音:
    tóng chuáng gè mèng
    成語解釋: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106

    同床共寢

    成語拼音:
    tóng chuáng gòng qǐn
    成語解釋:
    共同睡一張床。形容兩人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1回:“殊不知我與羅郎雖同床共寢兩月,而此身從未沾染,此心可對天日。”
    107

    同窗故友

    成語拼音:
    tóng chuāng gù yǒu
    成語解釋:
    同窗:同學。老同學,好朋友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金線池》楔子:“我有個同窗故友,姓韓名輔臣。”
    108

    同床共枕

    成語拼音:
    tóng chuáng gòng zhěn
    成語解釋:
    謂同床并頭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成語出處:
    《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石郎附馬傳》:“我王若依小臣奏,休信同床共枕人。”
    109

    踏床嚙鼻

    成語拼音:
    tà chuáng niè bí
    成語解釋:
    嚙: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強詞奪理,力圖狡辯
    成語出處:
    《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嚙之。’”
    110

    同窗契友

    成語拼音:
    tóng chuāng qì yǒu
    成語解釋:
    同窗:同學;契:意氣相合。老同學,好朋友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瑜告眾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111

    同床異夢

    成語拼音: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成語解釋:
    睡在一張床上;做著不同的夢。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成語出處:
    宋 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 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112

    坦腹東床

    成語拼音:
    tǎn fù dōng chuáng
    成語解釋:
    舊作女婿的美稱。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
    113

    痛自創艾

    成語拼音:
    tòng zì chuāng yì
    成語解釋:
    指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銘》:“里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教,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艾,卒為善士,為鄉里所重如此。”
    114

    臥床不起

    成語拼音:
    wò chuáng bù qǐ
    成語解釋:
    病臥床上,不能起來。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吳主孫休,聞司馬炎已篡魏,知其必將伐吳,憂慮成疾,臥床不起。”
    115

    霧閣云窗

    成語拼音:
    wù gé yún chuāng
    成語解釋:
    云霧籠罩的樓閣門窗。指高樓。
    成語出處:
    宋·向子湮《七娘子》詞:“霧閣云窗,風亭月戶,分明攜手同行處。”
    116

    挖肉補瘡

    成語拼音:
    wā ròu bǔ chu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外債平議》:“就財政上以論,外債之宜借者,不過為茍安目前、挖肉補瘡之計。”
    117

    剜肉補瘡

    成語拼音:
    wān ròu bǔ chuāng
    成語解釋:
    為生活所迫;賣掉還沒有收獲的新絲新谷;雖然度過眼前的困難;卻丟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成語出處:
    唐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118

    剜肉成瘡

    成語拼音: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
    成語解釋:
    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成語出處:
    宋·崔與之《辭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剜肉成瘡,有根本先撥之慮;張頤待哺,有樵蘇后爨之憂。”
    119

    剜肉生瘡

    成語拼音:
    wān ròu shēng chuāng
    成語解釋:
    猶剜肉成瘡。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鑿;故此種剜肉生瘡之說,不一而足。”
    120

    剜肉醫瘡

    成語拼音:
    wān ròu yī chu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成語出處:
    唐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chuang成語,chuang的成語,帶chu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