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ong的成語 (265個)

    221

    行行重行行

    成語拼音:
    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成語解釋:
    行行:走著不停;重:又。走了一程又一程。形容道路遙遠,走個不停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統《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222

    消息盈沖

    成語拼音:
    xiāo xī yíng chōng
    成語解釋:
    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行為的出處進退。
    成語出處:
    語出《易 剝》:“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223

    衣不重帛

    成語拼音:
    yī bù chóng bó
    成語解釋:
    帛:布帛。不穿多層衣服。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尹文子·大道》:“昔晉國苦奢,文公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異肉。”
    224

    衣不重彩

    成語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語解釋: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雖有五臺之游,未嘗一日登玩。”
    225

    衣不重采

    成語拼音:
    yī bù chóng cǎi
    成語解釋:
    重:重疊;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226

    鬻寵擅權

    成語拼音:
    yù chǒng shàn quán
    成語解釋:
    憑借寵幸以賣弄權勢。
    成語出處:
    《韓非子·三守》:“鬻寵擅權,矯外以勝內,險言禍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惡。”
    227

    要寵召禍

    成語拼音:
    yāo chǒng zhào huò
    成語解釋:
    要:通“邀”,求取。想求取寵信,反招致禍患
    成語出處:
    《明史·劉吉傳》:“幸門一開,爭言祈禱,要寵召禍,實基于此,祝文不敢奉詔。”
    228

    移風崇教

    成語拼音:
    yí fēng chóng jiào
    成語解釋:
    移轉風氣,崇尚教化。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八:“移風崇教,生而不殺,布惠施恩,仁不偏與。”
    229

    一飛沖天

    成語拼音:
    yī fēi c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做出了驚人之舉。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30

    以戈舂黍

    成語拼音:
    yǐ gē chōng shǔ
    成語解釋:
    用戈去舂黍米。比喻達不到目的。
    成語出處:
    《荀子·勸學》:“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231

    遠隔重洋

    成語拼音:
    yuǎn gé chóng yáng
    成語解釋:
    重洋:一重重的海洋。指相距遙遠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無如遠隔重洋,何能前去看來。”
    232

    邀功希寵

    成語拼音:
    yāo gōng xī chǒng
    成語解釋:
    求取功名和寵信。
    成語出處:
    明·王瓊《雙溪雜記》:“茍以迎駕為名,自可邀功希寵。”
    233

    猿鶴蟲沙

    成語拼音:
    yuán hè chóng shā
    成語解釋:
    比喻戰死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士。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234

    猿鶴沙蟲

    成語拼音:
    yuán hè shā chóng
    成語解釋: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按,今本《抱樸子·釋滯》作:“山徙社移,三軍之眾,一朝盡化,君子為鶴,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鶴沙蟲”指陣亡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民。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按,今本《抱樸子·釋滯》作:“山徙社移,三軍之眾,一朝盡化,君子為鶴,小人成沙。”
    235

    厭難折沖

    成語拼音:
    yàn nán zhé chōng
    成語解釋:
    指能克服困難,抗敵取勝。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尊賢》:“故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為之側席而坐。遠乎!賢者之厭難折沖也。”
    236

    怨氣沖天

    成語拼音:
    yuàn qì c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怨恨之氣沖到天空。形容怨憤情緒極大。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精忠記 應真》:“今下方黑氣沖天,我佛慧眼一觀,乃是臨安秦檜屈陷忠臣岳飛父子,幽魂不散,怨氣沖天。”
    237

    月缺重圓

    成語拼音:
    yuè quē chóng yuán
    成語解釋:
    月亮缺損后重新圓滿。比喻決裂的關系又得到挽救
    成語出處:
    238

    褎如充耳

    成語拼音:
    yòu rú chōng ěr
    成語解釋:
    褎:常帶笑容。面帶笑容,塞耳不聞。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39

    裒如充耳

    成語拼音:
    yòu rú chōng ěr
    成語解釋:
    衣著華麗,塞耳不聞。指服飾與德行不相稱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向者累請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為于國亡勢去之余,亦已知其難矣。”
    240

    應聲蟲

    成語拼音:
    yìng shēng chó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
    成語出處:
    唐·劉束《隋唐嘉話》:“有患應聲病者,問醫官蘇澄,……過至他藥,復應如初。澄因為處方,以此藥為主,其病自除。”
    * chong成語,chong的成語,帶c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