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的成語 (689個)
-
661
羊棗昌歜
- 成語拼音:
- yáng zǎo chāng chù
- 成語解釋:
- 羊棗:黑棗;昌歜:菖蒲。曾皙喜歡吃羊棗,楚文王喜歡吃菖蒲。比喻人的癖好
- 成語出處:
- 明·呂坤《答孫月峰書》:“吾輩若不叛孔子,即博涉此書,為羊棗昌歜,有何不可?”
-
662
一字長蛇陣
- 成語拼音:
- 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 成語解釋:
- 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8回:“聽的里面雷聲高舉,四七二十八門,一齊分開,變作一字長蛇之陣,便殺出來。”
-
663
語重心長
- 成語拼音: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成語解釋: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成語出處:
-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嘆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
664
折長補短
- 成語拼音:
- zhé cháng bǔ duǎn
- 成語解釋:
- 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初見秦》:“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里,名師數十百萬,輪船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
665
張敞畫眉
- 成語拼音:
- zhāng chǎng huà méi
- 成語解釋:
- 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張敞替妻子畫眉毛。舊時比喻夫妻感情好。
- 成語出處:
- 《漢書·張敞傳》:“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拊馬。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撫。”
-
666
爭長競短
- 成語拼音:
- zhēng cháng jìng duǎn
- 成語解釋: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誰上誰下。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書寄祝有道》:“人家兄弟無不義者,蓋因娶婦入門,異姓相聚,爭長競短,漸漬日聞,以至背戾,分門割戶。”
-
667
爭長論短
- 成語拼音:
-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 成語解釋:
- 長、短:指是非;優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爭論誰是誰非;誰高誰低。
- 成語出處:
- 宋 柳開《穆夫人墓志銘》:“異性相聚,爭長競短。”
-
668
箸長碗短
- 成語拼音:
- zhù chàng wǎn du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家用器物凌亂不全。
- 成語出處:
- 《二刻拍案驚奇》卷六:“等得王生歸來,家里椅桌多不完全;箸長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樣,訪知盡是妻子敗壞了。”
-
669
爭長相雄
- 成語拼音:
- zhēng cháng xiā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爭相為長為雄
- 成語出處:
- 清·嚴復《天演論》:“勢如爭長相雄。”
-
670
爭長爭短
- 成語拼音:
- zhēng cháng zhēng duǎn
- 成語解釋:
- 計較細小出入,爭競利害得失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為利圖名呵如燕雀營巢,爭長爭短,如狼虎競食。”
-
671
造端倡始
- 成語拼音:
- zào duān chàng shǐ
- 成語解釋:
- 謂首先倡導。
- 成語出處:
- 《說郛》卷八五引宋·張商英《護法論》:“何暇更從無明業識造端倡始,誘引后世闡提之黨,背覺合塵,同人惡道,罪萃闕身。”
-
672
爭短論長
- 成語拼音:
- zhēng duǎn lùn cháng
- 成語解釋:
- 猶爭長競短。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當下一邊是落難之際,一邊是富厚之家,并不消爭短論長,已自一說一中。”
-
673
紙短情長
- 成語拼音:
- zhǐ duǎn qí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長。
- 成語出處:
- 徐枕亞《玉梨魂》第八章:“言盡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蘭兩種,割愛相贈,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為養心之一助焉。臨穎神馳,書不成字,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
674
嘴多舌長
- 成語拼音:
- zuǐ duō shé cháng
- 成語解釋:
- 好閑談,好傳播流言蜚語
- 成語出處:
-
675
擢發抽腸
- 成語拼音:
- zhuó fà chōu cháng
- 成語解釋:
- 擢:拔。拔下頭發,抽出肚腸。形容自引罪貴,表示悔恨,以求寬恕
- 成語出處:
- 《梁書·伏順傳》:“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詔而不亡魂破膽,歸罪有司,擢發抽腸,少自論謝?”
-
676
走過場
- 成語拼音:
- zǒu guò ch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成語出處:
- 《紅旗》1984年第7期:“把領導干部要帶頭的問題突出地加以強調,對于防止對照檢查走過場,是十分必要的。”
-
677
枕戈嘗膽
- 成語拼音:
- zhěn gē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憤圖強,或報仇雪恥心切。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初明《勸進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緯天,沉明內斷,橫劍泣血,枕戈嘗膽。”
-
678
自壞長城
- 成語拼音:
- zì huài chá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南史·檀道濟傳》:“乃壞汝萬里長城。”
-
679
自毀長城
- 成語拼音:
- zì huǐ chá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熊召政《張居正》第四卷第16回:“這豈不是自毀長城,做下令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么!”
-
680
張家長李家短
- 成語拼音:
- zhāng jiā cháng lǐ jiā duǎn
- 成語解釋:
- 說張家的長,李家的短。比喻與己無關的閑話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1回:“那婆子吃了許多酒,口里只管夾七帶八嘈,正在那里,張家長,李家短,說白道綠。”
* chang成語,chang的成語,帶ch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