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ang的成語 (689個)

    501

    舍短用長

    成語拼音:
    shě duǎn yòng cháng
    成語解釋:
    舍:放棄;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指舍棄其缺點,采用其長處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應詔言朝政缺失》:“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使之制作新法,以利天下,是宜與眾共之,舍短用長,以求其善。”
    502

    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成語拼音:
    shùn dào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成語解釋: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同“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戰略》:“古人有言‘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503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成語拼音:
    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成語解釋: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無名,事故不成’。”
    504

    守分安常

    成語拼音:
    shǒu fēn ān cháng
    成語解釋: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習學,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細!”
    505

    勝負兵家常勢

    成語拼音:
    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成語解釋:
    兵家:軍事家;勢:情勢。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舊唐書·憲宗紀》:“勝負兵家常勢,不可以一將失利,便沮或計。”
    506

    勝負兵家之常

    成語拼音:
    shèng fù bīng jiā zhī cháng
    成語解釋:
    兵家:軍事家。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1回:“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數敗于羽,后九里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勝負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507

    鼠腹雞腸

    成語拼音:
    shǔ fù jī cháng
    成語解釋:
    比喻氣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顧大體。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1回:“不是這說賊三寸貨強盜,那鼠腹雞腸的心兒,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508

    鼠腹蝸腸

    成語拼音:
    shǔ fù wō cháng
    成語解釋:
    鼴鼠的肚子,蝸牛的腸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氣量狹小。
    成語出處:
    《莊子 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509

    山高水長

    成語拼音: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成語解釋:
    象山一樣高聳,如水一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范或聲譽象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語出處:
    唐 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云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510

    三綱五常

    成語拼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成語解釋:
    指我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提倡的倫理道德。三綱;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 、智、信。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511

    索盡枯腸

    成語拼音:
    suǒ jìn kū cháng
    成語解釋:
    索:尋找,搜索;枯腸:枯渴的腸。比喻費盡心思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0回:“來秋的令煩得很,令人索盡枯腸。”
    512

    矢口猖言

    成語拼音:
    shǐ kǒu chāng yán
    成語解釋:
    矢口:信口,隨口;猖言:狂言。信口胡說
    成語出處:
    清·魏源《序》:“矢口猖言,不顧其后,其不可信者二。”
    513

    十里長亭

    成語拼音:
    shí lǐ cháng tíng
    成語解釋:
    秦漢時每十里設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處,親友遠行常在此話別。
    成語出處:
    《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514

    說來話長

    成語拼音:
    shuō lái huà cháng
    成語解釋:
    表示事情很復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說來話長。五年前我們老娘家里做生日,媽和我們到那里與老娘拜壽。”
    515

    神流氣鬯

    成語拼音:
    shén liú qì chàng
    成語解釋:
    精神氣息流暢通達。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辛未會試程策·第一問》:“夫弈葉承平,法守已定,庶事循習,玩猲易生,而君臣之相與如此,是以神流氣鬯,天地太和。”
    516

    十里洋場

    成語拼音:
    shí lǐ yáng chǎng
    成語解釋:
    ①舊時上海的租界區域因外國人較多,洋貨充斥,或稱十里洋場;后因以借指舊上海市區。多含貶義。②泛指繁榮的市場。
    成語出處:
    茅盾《健美》:“我們這十里洋場實在還不過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資本主義社會。”
    517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成語拼音:
    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
    成語解釋:
    償:償還。殺人者須抵命,欠債者要還錢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可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這般說才是。”
    518

    順人者昌,逆人者亡

    成語拼音:
    shùn rén zhě chāng,nì rén zhě wáng
    成語解釋:
    順:依順;昌:昌盛;逆:違背。順應民眾的就能興旺,違逆民眾的定要毀滅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申屠剛傳》:“夫圣人不以獨見為明,而以萬物為心。順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
    519

    善善從長

    成語拼音:
    shàn shàn cóng cháng
    成語解釋:
    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意思。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后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成語出處:
    《公羊傳·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
    520

    深山長谷

    成語拼音:
    shēn shān cháng gǔ
    成語解釋:
    見“深山窮谷”。
    成語出處:
    宋·曾鞏《南軒記》:“此吾之所以于內者,得其時則行,守深山長谷而不出者,非也。”
    * chang成語,chang的成語,帶ch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