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的成語 (689個)
-
201
昌歜羊棗
- 成語拼音:
- chāng zàn yáng zǎo
- 成語解釋:
- 據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答李端叔書》:“不肖為人所僧,而二子獨喜見譽,如人嗜昌歜羊棗,未易詰其所以然者。”
-
202
得不償失
- 成語拼音:
- dé bù cháng shī
- 成語解釋:
- 所得到的補償不了所失去的。形容不上算。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序》:“得不償失,榮不蓋愧。”
-
203
得不償喪
- 成語拼音:
- dé bù cháng sàng
- 成語解釋:
- 見“得不償失”。
- 成語出處:
- 金·王若虛《進士彭子升墓志》:“晚登一第,則到官未滿而亡,僅予隨奪,得不償喪。”
-
204
斷長補短
- 成語拼音:
- duàn chāng bǔ duǎn
- 成語解釋:
- 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 成語出處:
- 《禮記 王制》:“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
-
205
當場出丑
- 成語拼音:
- dāng chǎng chū chǒu
- 成語解釋:
- 在大庭廣眾露出丑相,丟臉
- 成語出處:
- 明 徐霖《繡襦記 教唱蓮花》:“自古道寧分數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當場出丑。”
-
206
當場出彩
- 成語拼音:
- dāng chǎng chū cǎi
- 成語解釋:
- 舊戲表演殺傷時,用紅色水涂沫,裝做流血的樣子,叫做出彩。比喻當著眾人的面敗露秘密或顯出丑態。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0卷:“吾夫婦日下當受此杖,不如私下請牌頭來,完了這業績,省得當場出彩。”
-
207
賭長較短
- 成語拼音:
- dǔ cháng jiào duǎn
- 成語解釋:
- 謂比優劣。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若止與《南西廂》賭長較短,則猶恐屑而不屑。”
-
208
度長絜短
- 成語拼音:
- dù cháng jiào duǎn
- 成語解釋:
- 見“度長絜大”。
- 成語出處:
- 唐·劉知畿《史通·稱謂》:“但以地處函夏,人傳正朔,度長絜短,魏實居多。”
-
209
道長論短
- 成語拼音:
- dào cháng lùn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評論好壞是非
- 成語出處:
- 丁玲《三日雜記》:“車子轉動的聲音擾成一片,人們在周圍道長論短,娃娃們跑來跑去,喊著媽,哄笑著,鬧成一片。”
-
210
低唱淺斟
- 成語拼音:
- dì chàng qiǎn zhēn
- 成語解釋:
- 低唱:輕柔地歌唱;斟:喝酒。聽人輕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宋 無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學士,嘗買得黨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銷金暖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
211
度長絜大
- 成語拼音:
- dù cháng shèng dà
- 成語解釋:
- 謂比量長短大小。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212
倒裳索領
- 成語拼音:
- dào cháng suǒ lǐng
- 成語解釋: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成語出處:
- 《鄧析子·無厚篇》:“驅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檻,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
-
213
當場獻丑
- 成語拼音:
- dāng chǎng xiàn chǒu
- 成語解釋:
- 當:對著,向著。在大庭廣眾露出丑相,丟臉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我今年已六十,尚無子嗣,你若肯時,便請個先生教你,也強如當場獻丑。”
-
214
斷長續短
- 成語拼音:
- duàn chāng xù duǎn
- 成語解釋:
- 續:接、補。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 成語出處:
- 《荀子·禮論》:“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敬愛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
-
215
蹈常襲故
- 成語拼音:
- dǎo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蹈:踏;遵循;襲:固襲;繼承;常、故:慣常的;舊的。遵循常規舊法。形容辦事只會按照老的規矩;不會創新。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伊尹論》:“后之君子,蹈常而習故,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一為希闊之行。”
-
216
蹈常習故
- 成語拼音:
- dǎo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謂按照老規矩和老辦法辦事。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伊尹論》:“后之君子,蹈常而習故,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
-
217
道長爭短
- 成語拼音:
- dào cháng zhēng duǎn
- 成語解釋:
- 見“道長論短”。
- 成語出處:
- 林如稷《將過去》:“你近來怎么這樣瘦,精神也像不好:意志消沉,從前愛鬧愛道長爭短,現在只是死呆呆不愛說話?”
-
218
兜肚連腸
- 成語拼音:
- dōu dǔ lián cháng
- 成語解釋:
- 兜:圍繞,引申為包括;肚:指動物的胃。包括肚子連同腸子。比喻全部東西一起處理。
- 成語出處:
- 魯迅《狂人日記》:“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
219
顛倒衣裳
- 成語拼音:
- diān dǎo yī cháng
- 成語解釋:
- 顛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時上為衣,下為裳。形容匆忙而亂了順序。
- 成語出處:
- 《詩經 齊風 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
220
蹈故習常
- 成語拼音:
- dǎo gù xí cháng
- 成語解釋:
- 見“蹈常習故”。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豈可蹈故習常,依違容忍?”
* chang成語,chang的成語,帶ch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