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a的成語 (145個)

    101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成語出處:
    《陳書 虞荔傳》:“夫安危之兆,禍福之機,匪獨天時,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據重位而不傾,執大節而不失,豈惑于浮辭哉?”
    102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成語出處:
    《大戴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103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成語拼音: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
    成語解釋: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成語出處:
    《隋書 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大象一乖,馀何可驗!”
    104

    天差地遠

    成語拼音:
    tiān chā dì yuǎn
    成語解釋:
    比喻兩者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魯迅《前記》:“他們是弟兄,所見的又是同一的東西,想到的用法卻有這么天差地遠。”
    105

    體察民情

    成語拼音:
    tǐ chá mín qíng
    成語解釋:
    體察:考查,觀察。考察民間生活生產情況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上命差來此處歇馬,體察民情。”
    106

    挑茶斡刺

    成語拼音:
    tiāo chá wò cì
    成語解釋:
    尋事生非。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非是我挑茶斡刺,則問你李美人生下的孩兒,要說個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
    107

    萬別千差

    成語拼音:
    wàn bié qiān chā
    成語解釋:
    形容種類多,差別大。
    成語出處:
    《大唐善導和尚集 證集序》:“說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音,歷歷了然。”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
    108

    瓦查尿溺

    成語拼音:
    wǎ chá niào nì
    成語解釋:
    碎瓦和小便。指極微賤污穢的東西。語出《莊子·知北游》:“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在乎?’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后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知北游》:“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在乎?’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后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109

    微察秋毫

    成語拼音:
    wēi chá qiū háo
    成語解釋:
    形容極細小的東西都看得很清楚。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夫照鏡子見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110

    外合里差

    成語拼音:
    wài hé lǐ chà
    成語解釋:
    比喻口是心非。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說你恁行動,兩頭戳舌獻勤,出尖兒,外合里差。”
    111

    萬簽插架

    成語拼音:
    wàn qiān chā jià
    成語解釋:
    形容書籍極多。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
    112

    文武差事

    成語拼音:
    wén wǔ chà shì
    成語解釋:
    喻明劫暗偷。
    成語出處:
    《冷眼觀》第12回:“倘若瞞著他,走一趟私鹽,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輕則剜眼睛,重則廢命。”
    113

    閑茶浪酒

    成語拼音:
    xián chá làng jiǔ
    成語解釋:
    指沒正經的吃喝、浪蕩
    成語出處: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三折:“咱與您做參辰卯酉,誰待吃這閑茶浪酒!”
    114

    相差無幾

    成語拼音:
    xiāng chà wú jǐ
    成語解釋:
    彼此沒有多大差別。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115

    習而不察

    成語拼音:
    xí ér bù chá
    成語解釋:
    習:習慣。指常見之事,就覺察不到存在的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宋·孟軻《孟子》:“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
    116

    笑面夜叉

    成語拼音:
    xiào miàn yè chā
    成語解釋:
    比喻面帶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成語出處:
    宋·陳次升《彈蔡京第三狀》:“時人目之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117

    析微察異

    成語拼音:
    xī wēi chá yì
    成語解釋:
    指仔細觀察、辨別。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結腸賦》:“有木連理,草交莖兮;烈魂潔魄,孚女貞兮;析微察異,實此之類兮;附物著靈,見胸臆兮。”
    118

    習焉不察

    成語拼音:
    xī yān bù chá
    成語解釋:
    習:習慣;焉:語氣詞,有“于此”的意思;察:覺察。指經常接觸某種事物,反而覺察不到其中存在的問題。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119

    習焉弗察

    成語拼音:
    xí yān fú chá
    成語解釋:
    習:習慣;焉:語氣助詞,相當于“于是”的意思。指習慣于某種事物而覺察不到其中的問題
    成語出處:
    清·梁章鉅《浪跡續談·孫白谷》:“此實傳庭,又或誤以為‘傅庭’,耳食之徒,遂習焉弗察耳。”
    120

    有案可查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chá
    成語解釋: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務人員,一切手續證件齊全不缺,有案可查,有憑可證。”
    * cha成語,cha的成語,帶ch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