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ao的成語 (221個)

    201

    瑤草奇花

    成語拼音:
    yáo cǎo qí huā
    成語解釋:
    指仙境中的花草。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
    202

    瑤草琪花

    成語拼音:
    yáo cǎo qí huā
    成語解釋:
    亦作“瑤草琪葩”。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貴奇異的花草。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5回:“行不到一里之間,但見荊棘為籬,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籬內盡是瑤草琪花。”
    203

    異草奇花

    成語拼音:
    yì cǎo qí huā
    成語解釋:
    原意是指希奇少見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成語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白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堦砌。”
    204

    瑤草琪葩

    成語拼音:
    yáo cǎo qí pā
    成語解釋:
    見“瑤草琪花”。
    成語出處:
    明·鄭真《王叔遠先生擬挽辭》:“瑤草琪葩,露滋芳些;羨門、偓佺、雜楤珩些。”
    205

    野草閑花

    成語拼音:
    yě cǎo xián huā
    成語解釋: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定風波》詞:“野草閑花不當春,杜鵑卻是舊知聞。”
    206

    一草一木

    成語拼音:
    yī cǎo yī mù
    成語解釋:
    一棵草;一棵樹。比喻細小或平常的東西。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
    207

    鶯飛草長

    成語拼音:
    yīng fēi cǎo cháng
    成語解釋: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后以“鶯飛草長”形容明媚的春景。
    成語出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208

    油干燈草盡

    成語拼音:
    yóu gān dēng cǎo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成語出處:
    鄒韜奮《〈萍蹤寄語初集〉弁言》:“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油干燈草盡’,資本主義進展到了第三期,它的漸漸地崩潰,在目前‘油’雖還未‘干’,‘燈草’雖還未‘盡’,但這樣下去,是朝著‘油干燈草盡’的路線走去,這是很顯然的趨勢。”
    209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成語拼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210

    羊真孔草

    成語拼音:
    yáng zhēn kǒng cǎo
    成語解釋:
    真:真書,正楷。羊欣的正楷,孔琳的草書。指名書法
    成語出處: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第二卷:“羊真孔草,蕭行范篆,各一時絕妙。”
    211

    斬草除根

    成語拼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成語解釋:
    斬:砍斷;斬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后患。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212

    重操舊業

    成語拼音:
    zhòng cāo jiù yè
    成語解釋:
    見“重溫舊業”。
    成語出處:
    吳趨《姑蘇野史·賽金花二三事》:“賽金花隨洪鈞的棺材返蘇入葬時,突然中途變卦,跑到上海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懸牌應客。”
    213

    芝草無根

    成語拼音:
    zhi cao wu ge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的成就,沒有任何幫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成語出處:
    三國·吳·虞翻《與弟書》:“揚雄之才,非出孔氏之門,芝草無根,醴泉無源。”
    214

    招風惹草

    成語拼音:
    zhāo fēng rě cǎo
    成語解釋:
    比喻招惹是非。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4回:“你只會怨我顧前不顧后,你怎么不怨寶玉外頭招風惹草的呢?”
    215

    沾風惹草

    成語拼音:
    zhān fēng rě cǎo
    成語解釋:
    比喻賣弄風流,挑逗、勾引異性。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左右街坊,有幾個奸詐浮浪子弟,晙見了武大這個老婆,打扮油樣,沾風惹草,被這干人在街上,撒謎語,往來嘲戲。”
    216

    沾花惹草

    成語拼音:
    zhān huā rě cǎo
    成語解釋:
    猶言沾風惹草。
    成語出處:
    《花城》1981年第5期:“對了,說她是那種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確!”
    217

    招花惹草

    成語拼音:
    zhāo huā rě cǎo
    成語解釋:
    指挑逗、勾引女子。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回:“那一雙積年招花惹草,慣細風情的賊眼,不離這婦人身上。”
    218

    粘花惹草

    成語拼音:
    zhān huā rě cǎo
    成語解釋: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成語出處:
    元 商衜《一枝花 遠寄》:“粘花惹草心,招攬風流事。”
    219

    簪蒿席草

    成語拼音:
    zān hāo xí cǎo
    成語解釋:
    以蒿當簪,以草作席。形容生活十分艱苦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杜林傳》:“寄隗囂地,終不降志辱身,至簪蒿席草,不食其粟。”
    220

    左券之操

    成語拼音:
    zuǒ quàn zhī cāo
    成語解釋: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各執一聯,左聯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 cao成語,cao的成語,帶c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