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141

    不測之罪

    成語拼音:
    bù cè zhī zuì
    成語解釋:
    指大罪,死罪。
    成語出處:
    戰國 樂毅《報燕惠王書》:“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
    142

    不打不成器

    成語拼音:
    bù dǎ bù chéng qì
    成語解釋:
    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沒出息
    成語出處:
    艾煊《大江風雷》第二部:“這孩子性子野,你不要姑息他,打、罵都可以,就是不要將就他。不打不成器……”
    143

    半懂不懂

    成語拼音:
    bàn dǒng bù dǒng
    成語解釋:
    不十分懂。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144

    不得不爾

    成語拼音:
    bù dé bù ěr
    成語解釋:
    得:能;爾:如此。不得不這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司馬芝傳》:“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
    145

    不毒不發

    成語拼音:
    bù dú bù fā
    成語解釋:
    不受凌辱就不能發奮圖強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你丈人搬調你渾家,故意的索休索離,大雪里趕你出去,男子漢不毒不發。”
    146

    變動不居

    成語拼音:
    biàn dòng bù jū
    成語解釋:
    指事物不斷變化,沒有固定的形態。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孔穎達疏:“言陰陽六爻更互變動,不恒居一體也。”
    147

    寶刀不老

    成語拼音:
    bǎo dāo bù lǎo
    成語解釋: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并沒減退。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0回:“張郃出馬,見了黃忠,笑曰:‘你許大年紀,猶不識羞,尚欲出陣耶?’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148

    抱打不平

    成語拼音:
    bào dǎ bù píng
    成語解釋: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149

    百動不如一靜

    成語拼音: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語解釋:
    指多動不如靜待有效。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尋思,百動不如一靜的。”
    150

    不打不相識

    成語拼音: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成語解釋:
    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戴宗道:‘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
    151

    不打不成相識

    成語拼音:
    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í
    成語解釋:
    指經過交手,彼此了解,結交起來就更投合。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
    152

    百讀不厭

    成語拼音:
    bǎi dú bù yàn
    成語解釋:
    厭:厭煩;厭倦。反復閱讀也不感到厭倦。形容詩文含義精深;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153

    不當不正

    成語拼音:
    bù dāng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不: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老漢也分開人叢,不當不正,站在那相公馬前。”
    154

    不到長城非好漢

    成語拼音:
    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不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成語出處:
    吳茂盛《駐京辦》第11章:“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于我而言,沒成為好漢就不到長城。”
    155

    不大對頭

    成語拼音:
    bù dà duì tóu
    成語解釋:
    有了問題,出了毛病,指有失調的跡象
    成語出處:
    老舍《正紅旗下》:“他也許真是個職業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對頭。”
    156

    不達大體

    成語拼音:
    bù dá dà tǐ
    成語解釋:
    大體:大局,整體利益。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袁紹不達大體。”
    157

    不登大雅

    成語拼音:
    bù dēng dà yǎ
    成語解釋:
    大雅:高貴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廳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
    成語出處:
    見“不登大雅之堂”。
    158

    不登大雅之堂

    成語拼音: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成語解釋: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部評話,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159

    不得而知

    成語拼音:
    bù dé ér zhī
    成語解釋:
    得:能夠。無從知道。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160

    不到黃河心不死

    成語拼音:
    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成語解釋: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成語出處:
    清 蔣士銓《空谷香 虎窮》:“我一路何等勸你,你這樣人,不到黃河心不死,還說什么親戚!”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