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1221

    黼蔀黻紀

    成語拼音:
    fǔ bù fú jì
    成語解釋:
    “黼”念fǔ;“蔀”念bù。謂錦繡美好的年代。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阮尚書年譜第一序》:“黼蔀黻紀,相一人而壽世,為百族之福宗。”
    1222

    奮不顧命

    成語拼音:
    fèn bù gù mìng
    成語解釋:
    猶奮不顧身。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奏彈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勵義勇,奮不顧命。”
    1223

    奮不顧身

    成語拼音:
    fèn bù gù shēn
    成語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干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1224

    憤不顧身

    成語拼音:
    fèn bù gù shēn
    成語解釋:
    奮勇直前,不顧自身安危。
    成語出處:
    宋·樂史《綠珠傳》:“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其志烈懔懔,誠足使后人仰慕歌詠也。”
    1225

    奮不顧生

    成語拼音:
    fèn bù gù shēng
    成語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干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成語出處:
    《舊唐書·田弘正傳》:“常思奮不顧生,以身殉國。”
    1226

    忿不顧身

    成語拼音:
    fèn bù gù shēn
    成語解釋:
    同“奮不顧身”。
    成語出處:
    《鏡花緣》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義是趨,都是忿不顧身,竟將王宮內院視為兒戲。”
    1227

    防不及防

    成語拼音:
    fáng bù jí fáng
    成語解釋:
    防:防備。指想到防備卻已來不及防備。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7回:“可見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1228

    罰不及嗣

    成語拼音:
    fá bù jí sì
    成語解釋:
    嗣:后嗣,子孫。懲罰有罪的人不能株連他的子孫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唐臣傳·任圜》:“以子先人,固難容貸,然罰不及嗣,子可以輕。”
    1229

    罰不及眾

    成語拼音:
    fá bù jí zhòng
    成語解釋:
    罰:懲罰;及:到達;眾:大眾。指處罰只對小部分人,不會處罰大眾
    成語出處:
    1230

    鋒不可當

    成語拼音:
    fēng bù kě dāng
    成語解釋:
    鋒:鋒芒,指刀劍的刃和尖;當:阻擋、承受。鋒芒純利,沒有東西可以承受。形容氣勢極盛,不可阻擋。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當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鋒不可當。”
    1231

    奮不慮身

    成語拼音:
    fèn bù lǜ shēn
    成語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干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成語出處:
    《宋史·趙汝愚傳論》:“汝愚獨能奮不慮身,定大計于頃刻。”
    1232

    風不鳴條

    成語拼音:
    fēng bù míng tiáo
    成語解釋:
    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比喻社會安定。
    成語出處: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水旱》:“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
    1233

    扶不起的阿斗

    成語拼音:
    fú bù qǐ de ā dǒu
    成語解釋:
    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阿斗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比喻扶持不起來的人
    成語出處:
    陸天明《省委書記》:“萬一馬揚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實干不行。”
    1234

    防不勝防

    成語拼音:
    fáng bù shèng fáng
    成語解釋:
    防:防備;勝:盡;完全。形容防備不過來。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種小人,真是防不勝防。”
    1235

    膚不生毛

    成語拼音:
    fū bù shēng máo
    成語解釋:
    皮膚上長滿了厚繭而長不出毛。形容十分勞苦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文》:“心煩于慮,而身親其勞。躬腠胝無胈,膚不生毛。”
    1236

    福不徒來

    成語拼音:
    fú bù tú lái
    成語解釋:
    徒:徒然。幸福之事不會無故到來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龜策列傳》:“諫者福也,諛者賊也。人主聽諛,是愚惑也。雖然,禍不妄至,福不徒來。”
    1237

    法不徇情

    成語拼音:
    fǎ bù xùn qíng
    成語解釋: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直深戒。”
    1238

    憤不欲生

    成語拼音:
    fèn bù yù shēng
    成語解釋:
    悲憤或氣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極度氣憤。
    成語出處: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廬州殉難官紳士民文》:“余聞報淮上,悲憤不欲生。”
    1239

    福不盈眥

    成語拼音:
    fú bù yíng zì
    成語解釋:
    謂福祿富貴渺小而短暫。
    成語出處:
    《文選·班固〈答賓戲〉》:“朝為榮華,夕為憔悴,福不盈眥,禍溢于世。”李善注引李奇曰:“當富貴之間,視之不滿目。”
    1240

    返哺之恩

    成語拼音:
    fǎn bǔ zhī ēn
    成語解釋:
    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成語出處:
    《春秋運斗樞》:“飛翔羽翮為陽,陽氣仁,故烏反哺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君如念妾,還祈以樓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