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語 (3714個)
-
1021
出其不意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bù yì
- 成語解釋:
- 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意料到。原指作戰時;在對方料想不到或沒有準備時;進行突然襲擊。現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 成語出處:
- 孫武《孫子 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1022
乘其不意
- 成語拼音:
- chéng qí bù yì
- 成語解釋:
- 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機動手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馮異傳》:“異乘其不意,卒擊鼓建旗而出。”
-
1023
出其不虞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bù yú
- 成語解釋:
- 猶言出其不意。
- 成語出處:
- 《周書·段永傳》:“若星馳電發,出其不虞,精騎五百,自足平殄。”
-
1024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bù bèi
- 成語解釋: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成語出處:
- 語出《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1025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bù yì,yǎn qí bù bèi
- 成語解釋: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成語出處:
- 語出《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1026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wú bèi
- 成語解釋: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成語出處:
- 語出《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1027
乘人不備
- 成語拼音:
- chéng rén bù bèi
- 成語解釋:
- 乘:趁著。趁著別人沒有防備干某事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這畜生說什么乘人不備逃出來,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罷了。”
-
1028
吃軟不吃硬
- 成語拼音:
- chī ruǎn bù chī yìng
- 成語解釋:
- 對態度強硬者,絕不屈從,對好言好語,可以聽從。形容個性頑強,不怕強硬。
- 成語出處:
- 清 醉月山人《狐貍緣全傳》第三回:“從來小孩愛戴高帽兒,吃軟不吃硬。
-
1029
寵辱不驚
- 成語拼音:
- chǒng rǔ bù jīng
- 成語解釋:
- 寵:寵愛;辱:羞辱。對受寵或受辱都不感到驚訝;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驚寵辱”。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盧承慶傳》:“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
1030
慘然不樂
- 成語拼音:
- cǎn rán bù lè
- 成語解釋:
- 表情凄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 陳鴻《東城老父傳》:“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馬于此,皆慘然不樂。”
-
1031
從容不迫
- 成語拼音:
- cóng róng bù pò
- 成語解釋:
-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 成語出處:
-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
1032
超然不群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bù qún
- 成語解釋:
- 超脫于世俗之外。不與眾人合群。《清史稿·吳文溥傳》:“[吳文溥]其為人有韜略,超然不群,能作蘇門長嘯。”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吳文溥傳》:“[吳文溥]其為人有韜略,超然不群,能作蘇門長嘯。”
-
1033
殘忍不仁
- 成語拼音:
- cán rěn bù rén
- 成語解釋:
- 殘忍:兇暴;仁:仁愛。兇惡暴虐不講仁義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
-
1034
吃人不吐骨頭
- 成語拼音:
- chī rén bù tǔ gǔ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又殘暴,又貪婪
- 成語出處: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壞水兒,吃人不吐骨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能拉攏,不能得罪。”
-
1035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 成語拼音:
-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zì zài bù chéng rén
- 成語解釋:
- 人要有成就,必須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 成語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九卷:“諺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雖淺,然實切至之論,千萬勉之。”
-
1036
措手不迭
- 成語拼音:
- cuò shǒu bù dié
- 成語解釋:
- 措手:著手處理;不迭:一下子。指手忙腳亂。形容做事敏捷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薛明看見軍伍散亂,心中著忙,措手不迭,被鐘明斬于馬下。”
-
1037
寸絲不掛
- 成語拼音:
- cùn sī bù guà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赤身裸體。②佛教徒用以比喻心中毫無牽掛。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愿禪師》:“師便問:‘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云:‘寸絲不掛。’”
-
1038
措手不及
- 成語拼音:
- cuò shǒu bù jí
- 成語解釋:
-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
- 成語出處: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
1039
傳誦不絕
- 成語拼音:
- chuán sòng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傳:流傳;誦:誦讀。指流傳后世被長期誦讀
- 成語出處:
- 穆欣《南線巡回·又照秦淮一葉楓》:“那篇數百年來傳誦不絕的《正氣歌》,博得廣大人民的熱愛和尊敬。”
-
1040
出師不利
- 成語拼音:
- chū shī bù lì
- 成語解釋: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師不利,一個好人都沒有遇上。”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