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3681

    置之不顧

    成語拼音:
    zhì zhī bù gù
    成語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它;顧:照管;注意。放在那兒不管。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那薛蟠得了寶蟾,如獲珍寶,一概都置之不顧。”
    3682

    孜孜不倦

    成語拼音:
    zī zī bù juàn
    成語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成語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后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3683

    孳孳不倦

    成語拼音:
    zī zī bù juàn
    成語解釋:
    指工作或學習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
    3684

    諄諄不倦

    成語拼音:
    zhūn zhūn bù juàn
    成語解釋:
    懇切耐心地教誨,不知疲倦。
    成語出處:
    明·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從容告語,諄諄不倦,在邑三年,百姓愛之如父母,去之日,哭聲震野。”
    3685

    置之不論

    成語拼音:
    zhì zhī bù lùn
    成語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放在那兒不管
    成語出處:
    魯迅《文藝和革命》:“這之前,有時恐怕也有青年潛入宣傳,工人起來暗助,但這些人們大抵已經死掉,或則無從查考了,置之不論。”
    3686

    置之不理

    成語拼音:
    zhì zhī bù lǐ
    成語解釋:
    置:放。放在一邊;不予理睬。形容對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成語出處:
    清 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
    3687

    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成語拼音:
    zhāo zhī bù lái,huī zhī bù qù
    成語解釋:
    麾:同“揮”,揮手。形容為人剛正不阿,堅定不移,不輕易聽命于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汲黯列傳》:“使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
    3688

    至知不謀

    成語拼音:
    zhì zhī bù móu
    成語解釋:
    至知:極聰明的人;謀:謀略,計謀。極聰明的人可以不用謀慮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庚桑楚》:“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全。”
    3689

    錚錚不屈

    成語拼音:
    zhēng zhēng bù qū
    成語解釋:
    錚錚:響當當。響當當寧折不彎。形容人堅強不屈,有骨氣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45回:“那四個俱是鐵漢,錚錚不屈。”
    3690

    忠貞不屈

    成語拼音:
    zhōng zhēn bù qū
    成語解釋:
    忠:忠誠;貞:有操守。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附錄:“為了爭取中國人民的民族自由和社會改革,忠貞不屈,視死如歸,悲壯激昂,可歌可泣。”
    3691

    知止不辱

    成語拼音:
    zhī zhǐ bù rǔ
    成語解釋: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太傅疏廣謂少傅受曰:‘吾聞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3692

    知足不辱

    成語拼音:
    zhī zú bù rǔ
    成語解釋: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69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成語拼音:
    zhī zú bù rǔ,zhī zhǐ bù dài
    成語解釋:
    殆:危險。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694

    錙銖不爽

    成語拼音:
    zī zhū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猶言分毫不差。
    成語出處:
    清·周亮工《書影》卷八:“條分縷析,一一相配,而錙銖不爽也。”
    3695

    罪在不赦

    成語拼音:
    zuì zài bù shè
    成語解釋:
    赦:赦免。指罪行極重,不能得到赦免
    成語出處:
    蕭綱《答張灒謝示集書》:“論之科刑,罪在不赦。”
    3696

    只字不提

    成語拼音:
    zhī zì bù tí
    成語解釋:
    只:一個。一個字也不談起。比喻有意不說。
    成語出處:
    冰心《關于男人》:“至于兒女們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3697

    置之不問

    成語拼音:
    zhì zhī bù wèn
    成語解釋:
    置:放著;之:代詞。放在那兒不管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圣上置之不問。”
    3698

    孜孜不懈

    成語拼音:
    zī zī bù xiè
    成語解釋:
    同“孜孜不怠”。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上京兆杜公書》:“雖所歷必盡精力,夙夜孜孜不懈,然未有赫赫報國之跡,為天下所共聞而稱道者。”
    3699

    孜孜不息

    成語拼音:
    zī zī bù xī
    成語解釋:
    孜孜:勤勉的樣子。指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成語出處:
    郭沫若《題畫記》:“像他這樣孜孜不息、力求精進的人,既成者業已大有可硯,將來的成就更是未可限量的。”
    3700

    孳孳不息

    成語拼音:
    zī zī bù xī
    成語解釋:
    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樣子。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不懈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魯丕傳》:“性沈深好學,孳孳不息。”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