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3521

    忠鯁不撓

    成語拼音:
    zhōng gěng bù náo
    成語解釋:
    鯁:魚刺,引申為直。指忠誠正直,不肯屈服
    成語出處:
    《晉書·劉頌傳論》:“逮元康之間,賊臣專命,舉朝戰栗,茍避俎醯,頌以此時,忠鯁不撓。”
    3522

    脂膏不潤

    成語拼音:
    zhī gāo bù rùn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人廉潔,不貪財物。
    成語出處:
    漢 劉珍《東觀漢記 孔奮》:“直脂膏中,亦不能自潤。”
    3523

    豬狗不如

    成語拼音:
    zhū ɡǒu bù rú
    成語解釋:
    1.豬與狗。2.詈詞。謂人下賤如牲畜。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他須納住氣,向連豬狗不如的人說好話。”
    3524

    自顧不暇

    成語拼音:
    zì gù bù xiá
    成語解釋:
    自己顧自己還來不及(顧:照顧;暇:空閑)。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成語出處:
    《晉書 劉聰載記》:“彼方憂自固,何暇來耶!”
    3525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成語拼音: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成語解釋:
    指反動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老百姓卻連正當活動也要受到限制。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526

    周公吐哺

    成語拼音:
    zhōu gōng tǔ bǔ
    成語解釋: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后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成語出處: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3527

    追悔不及

    成語拼音:
    zhuī huǐ bù jí
    成語解釋:
    悔恨過去的往事,卻已經難以挽回了
    成語出處:
    《太平廣記·齊推女》:“有頃,耳目鼻皆流血而卒,父母傷痛女冤橫,追悔不及。”
    3528

    坐懷不亂

    成語拼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成語解釋: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亂的。”
    3529

    卓乎不群

    成語拼音:
    zhuó hū bù qún
    成語解釋:
    同“卓爾不群”。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不群,舉世皆怯而我獨勇,眾人既屈而我獨伸。”
    3530

    真金不鍍

    成語拼音:
    zhēn jīn bù dù
    成語解釋:
    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用不到裝飾。
    成語出處:
    唐·李紳《答章孝標》:“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3531

    正諫不諱

    成語拼音:
    zhèng jiàn bù huì
    成語解釋:
    正諫:正言勸諫。指正言勸諫,毫不隱諱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宣王因趨而迎之于門,與人曰:‘寡人……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
    3532

    詐奸不及

    成語拼音:
    zhà jiān bù jí
    成語解釋:
    猶言十分奸詐。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3533

    遭際不偶

    成語拼音:
    zāo jì bù ǒu
    成語解釋:
    同“遭逢不偶”。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原來他因為自己辛苦一生,遭際不偶,此番回家,早打了個再不出山的主意。”
    3534

    真金不怕火

    成語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正確的事物經得住考驗。
    成語出處:
    高曉聲《大好人江坤大》:“姓劉的說要調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3535

    真金不怕火煉

    成語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
    成語解釋:
    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經得住任何風浪的考驗。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115章:“烏云遮不住太陽,真金不怕火煉,東山塢永遠會是太陽當空。”
    3536

    真金不怕火來燒

    成語拼音: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
    成語解釋:
    比喻真理或立身、行事正直的人經得起實踐檢驗,不怕任何非議
    成語出處:
    郭沫若《相見以誠》:“有誠便能有勇,所謂‘真金不怕火來燒’。”
    3537

    趑趄不前

    成語拼音:
    zī jū bù qián
    成語解釋:
    遲疑畏縮;不敢向前(趑趄:想往前走又不敢的樣子。)
    成語出處:
    《梁書 武帝紀》:“距義陽百余里,眾以魏軍盛,趑趄莫敢前。”
    3538

    自救不暇

    成語拼音:
    zì jiù bù xiá
    成語解釋:
    解救自己都來不及。指無力再幫助他人。
    成語出處:
    唐 杜甫《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寇形勢圖狀》:“今殘孽雖窮蹙日甚,自救不暇,尚慮其逆帥望秋高馬肥之便,蓄突圍拒轍之謀。”
    3539

    椎髻布衣

    成語拼音:
    zhuī jì bù yī
    成語解釋:
    椎形發髻,布制衣服。指婦女樸素的服飾。
    成語出處:
    《后漢書·梁鴻傳》:“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3540

    遭家不造

    成語拼音:
    zāo jiā bù zào
    成語解釋:
    遭:遇到;造:成。原是周成王居父喪時自哀之辭。后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
    成語出處:
    《詩經 周頌 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